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視頻剪輯 黃志剛
通訊員 嚴筱鈞 李澳慶
(資料圖)
100畝地,以傳統旋耕方式,需要用一天時間,況且溝壟不平,深度不一。換上裝有北斗系統的旋耕機播種,需要用多長時間?答案是最快3小時。
位于江漢平原腹地的湖北省江陵縣,智能農機在“北斗系統”的加持下,不僅提高了農民的耕作效率,也讓糧食生產變得更加簡便快捷。
搭載“北斗系統”的智能農機在翻耕農田(通訊員供圖)
近日,火熱的夏天萌動著耕種的氣息,在普濟鎮林口村,安裝了北斗系統的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旋耕、播種,不用農機手操作,便可自動進行。
“裝了導航系統,解放了我們的雙手,基本上就可以專心地控制后面的旋耕深度和播種的情況?!苯昕h周家坊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佳說,對于農機手來說,科技裝備的助力,極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搭載北斗系統的智能農機,只需通過操控屏便可控制機器作業(通訊員供圖)
據悉,用上北斗系統的農機,走到哪,都會留下運行軌跡,精確度不僅可達厘米級別,還能準確地計算出耕種面積,進行智能避障。農機手只需看屏幕,就能對耕種范圍、面積、翻耕深度等情況一目了然。
當前正值夏耕夏播關鍵時節,搭載“北斗系統”的智能農機大顯身手。截至目前,江陵縣安裝北斗系統農機設備超過20臺套,農機數字化作業面積已累計突破100萬畝。
“我們推廣智能農機,不僅可以解放生產力,減輕農業機手的作業強度,還可以提升作業的水平。比如在耕地的時候耕得更平整,溝開得更直?!苯昕h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文娟說。
搭載“北斗系統”的智能農機在翻耕農田(通訊員供圖)
據介紹,為更好服務糧油生產,江陵縣農業部門計劃再支持推廣安裝200臺以上的北斗農用智能終端。同時,用好終端數據,對水稻機插、小麥機播、油菜機械播栽開展作業補貼,給種植大戶穩糧擴糧及“優質糧食工程”發展注入活力。
“我們會加大智能農機的推廣,讓更多的農機手了解關于智能農機的相關政策,并發放相關農機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張文娟說。
(來源:極目新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斗羅大陸魂師對決6月13日禮包碼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