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AI獨角獸云知聲港股IPO:2022年收入6億,應收賬款占收入比超60%

        公司研究室 2023-06-29 12:07:35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6月27日,國內AI語音獨角獸——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知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早在2020年11月,云知聲曾向科創板提交過招股書,擬募資9.1億元。然而,三個月后,云知聲撤回上市申請,終止A股上市。如今,趕著大模型的熱潮,云知聲選擇赴港上市。

        2022年,云知聲收入6.01億,凈虧損3.75億。在大模型的光環下,云知聲這次上市能否一舉成功?

        01、獲京東、三六零投資估計近百億

        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對話式AI技術為基礎,通過云服務和 AI 芯片,為智慧物聯與智慧醫療兩大領域提供智能化產品服務與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截至目前,云知聲已擁有超過2萬家行業客戶與開發者,其中包括華為、美的、格力、長虹、京東、北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醫院、平安集團、吉利汽車、民生銀行等多家公司和機構。

        在技術發展過程中,2016年云知聲開始建立Atlas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同年,云知聲拿下了格力空調與協和醫院兩大客戶。

        2019年,云知聲基于BERT算法推出了號稱擁有數億個參數的大語言模型UniCore,在此基礎上,2023年5月云知聲推出了一個號稱擁有600億個參數的自有大語言模型山海大模型,并放言年內通用能力可比肩ChatGPT。

        天眼查顯示,成立至今云知聲共完成10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京東、奇虎360、高通創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中金公司、啟明創投等機構。2021年D+輪融資完成后,云知聲估值接近100億元。

        IPO前,云知聲董事長兼CTO梁家恩、CEO黃偉、副總裁康恒三人通過一致行動安排,持有云知聲33.93%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02、應收賬款占當期收入比超60%

        2020年至2022年,云知聲收入分別為2.61億、4.56億及6.01億,復合年增長率為51.7%。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2年收入計,云知聲是中國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

        按業務劃分,云知聲超70%的收入來自于智慧生活。2022年,智慧生活收入4.87億,占比81.0%;智慧醫療收入1.13億,占比18.9%。

        2020年至2022年,云知聲毛利率分別為34.2%、31.8%、39.9%,波動式增長。同期,云知聲凈利潤分別為-2.98億、-4.34億、-3.75億,累計虧損11.07億;剔除股份支付開支、贖回負債利息的融資成本及開支,云知聲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2.10億、1.72億、1.83億,累計虧損5.65億,虧損逐年收窄。

        客戶數量方面,云知聲由2020年的459家,增加至2021年的510家,2022年再次增加至538家。

        2020年至2022年,云知聲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0.6%、21.6%及13.1%;同期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0.1%、34.4%及 30.8%。相對而言,云知聲的客戶集中度不算高。

        云知聲雖然一年收入6億,但主要以應收賬款而非現金入賬。2020年末至2022年末,云知聲應收賬款分別為1.15億、2.66億、3.69億,占當期收入比例分別為44%、58%、61%,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逐年提高。

        此外,2020年至2022年,云知聲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179天、185天、254天,周轉率下降。

        大部分收入無法以現金形式確認,這導致云知聲經營現金流常年為負。2020年至2022年,云知聲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63億、-2.67億、-1.66億。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