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誕生58年:從肥宅最愛成致癌疑兇,A股哪些上市公司將受沖擊?

        時代周報 2023-06-29 22:58:38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鄧宇晨

        被廣泛使用的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將被認定可能致癌?

        據媒體報道,有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機構(IARC)計劃7月14日公布一項規定,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的致癌物。


        (資料圖片)

        知情人士稱,6月IARC的外部專家召開了一次會議,最終確定了這項決定。

        1965年,西爾列制藥(G.D.Searle.LLC)的研究人員在合成促胃液分泌激素的實驗中發現,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這一物質具有甜味,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隨后,這種被命名為阿斯巴甜的甜味劑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正式生產,進入大眾生活。

        據三萬資本發布的《代糖行業研究報告》,目前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批準阿斯巴甜使用。阿斯巴甜在高溫或高pH值情形下會不穩定,因此在飲品中阿斯巴甜的應用性比較多。

        “目前國際癌癥機構還沒有公布最權威的定論,也沒有講清楚一天的攝入量或者一次的最大攝入量才會致癌,我認為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6月29日,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阿斯巴甜的可替代產品非常豐富,從天然代糖到人工甜味劑,即便阿斯巴甜被認定存致癌風險,對食品飲料行業也不會產生很大影響。

        圖源:可口可樂官網

        致癌結果尚未正式公布

        以阿斯巴甜、安賽蜜為代表的代糖,在某種意義上契合了人們對健康的需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代糖的副作用,目前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有研究表明,相對于糖,代糖對健康的危害要小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量攝入代糖,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造成代謝紊亂和食欲上升,進而導致體重增加。

        范志紅曾撰文指出,人工合成甜味劑的用量受到各國法規限制。比如在我國,阿斯巴甜可以添加在糕點類食品中,但每公斤添加量不能超過1.7克。如果添加在面包里,每公斤不能超過4.0克。

        實際上,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有研究稱阿斯巴甜可引發抑郁癥、帕金森、腦癌、癲癇等多種疾病,也有實驗稱其不會對人體有危害。

        法國在2021年發起的一項樣本數達10萬人的人造甜味劑和癌癥發病率關系的研究顯示,人造甜味劑的消費者的總體癌癥風險升高13%。其中,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分別會增加15%和13%的癌癥風險,阿斯巴甜更是將乳腺癌的風險提高了22%。

        目前,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這項調查尚未正式披露結果,便已有食品行業人士提出質疑。國際甜味劑協會(ISA)秘書長弗朗西斯·亨特-伍德表示:“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不是一個食品安全機構,他們對阿斯巴甜的審查在科學上并不全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基于受質疑的研究。”

        據了解,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添加劑委員會(JECFA)將于7月14日宣布調查結果。JECFA表示,“將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在某些條件和暴露水平下發生特定類型傷害(例如癌癥)的可能性”。

        6月29日,世衛組織回應媒體稱,將于7月14日就這一話題發表相關內容,但未透露具體內容是什么。

        百事、可口可樂產品均有添加

        在食品行業,由于三氯蔗糖、安賽蜜、阿斯巴甜使用量較大,因此被并稱為“三大人造甜味劑”。但阿斯巴甜由于安全性上的爭議,相比三氯蔗糖、安賽蜜以及更高端的赤蘚糖醇,發展存在限制。近年來,代糖企業也紛紛升級,阿斯巴甜的市場空間進一步縮小。

        A股市場上的阿斯巴甜概念股主要是國內代糖龍頭三元生物(600429.SH)和金禾實業(002597.SZ)。

        三元生物在2022年1月披露的招股書中表示,阿斯巴甜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生產工藝成熟,市場競爭門檻較高,但安全性存在一定爭議,穩定性略差,行業進一步發展存在挑戰。

        金禾實業(002597.SZ)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是甜味劑安賽蜜、三氯蔗糖和香料麥芽酚的主要生產商。而在2016年3月對投資機構的回復中,金禾實業就曾表示,在合成甜味劑市場上,第一代糖精、第二代甜蜜素、第三代阿斯巴甜、第四代安賽蜜、第五代三氯蔗糖很長時間均為同時存在的。“合成甜味劑的替代是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目前為止第一二代甜味劑雖被發達國家認定其有害性,但現在依然存在。”

        根據沙利文統計數據顯示,阿斯巴甜因其安全問題備受爭議,因此其產量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從2015年的約3.3萬噸降至2019年的約1.8萬噸。

        如果阿斯巴甜被定性為致癌,不僅相關生產企業會受到波及,在消費端,那些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生產商或許受影響更大。這其中就包括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KO.NYSE)、百事(PEP.NASDAQ),以及全球知名食品生產商瑪氏公司等。

        據《消費者報道》在2020年8月發布的一項測評,市面上常見的18款無糖飲料中,百事可樂(無糖可樂型汽水)、可口可樂(零度汽水)、雪碧(纖維+檸檬味汽水)和芬達(零卡橙味汽水)均使用的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賽蜜和蔗糖素的甜味劑組合方案。

        時代周報記者購買百事可樂(無糖可樂型汽水)、可口可樂(零度汽水)查驗配方,確認上述兩款飲料配方中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圖源:消費者報道

        多家飲料企業也緊急回應,稱配方中不含阿斯巴甜。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元氣森林可樂0糖0脂0卡0阿斯巴甜且全線產品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02150.HK)相關負責人稱,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經宣布全部產品使用升級的天然代糖“羅漢果糖”。(消費者報道廖玉婷對此文亦有貢獻)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