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中河道之類去處,人們應當保持足夠的距離。
據新京報報道,8月9日上午,四川雅安雨城區魚鱗壩,十余名游客拍照打卡時遇漲水多人被沖走。涉水人員中7人遇難、4人獲救,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持續開展搜救。
根據最新情況通報,經初步核查,當天上午雅安市雨城區隴西河突發洪水,事發地為雅安市雨城區河北街道隴西路隴西河段(非景區和網紅打卡點),事發時11名女性(均為雨城本地人),在隴西河魚鱗壩處突遇隴西河上游漲水,造成涉水人員被沖走。
(資料圖)
據報道可知,事發地系一處水利設施,并非旅游景點,頂多算是“野生景點”,并沒有足夠的安全保障,也沒有應急措施,故而漲水時游客措手不及,由此釀成悲劇。
而類似事件可謂頻頻發生。今年8月1日,不少游客在廣東汕尾蓮花山大東門玩水時遇漲水被沖走,事故造成4人遇難。而在一年前,2022年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龍門山鎮后山下雨,引起龍漕溝區域突發山洪,更是造成了7死8傷的嚴重事故。
這些地方都是野生景點,也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而一旦碰上暑期汛期,天氣變化無常,山洪、泥石流之類的情況難以預測,留給游客的反應時間極為有限,這導致了類似事故的高發。
這些慘痛的教訓都在警醒著人們,是時候對打卡野生景區這一新興的旅游模式進行檢討了,尤其是對山中河道之類的去處,人們應當保持足夠的距離。
其實,這類景點很多都在各類社交平臺上得到了大力推薦,有很多人分享著旅行攻略,甚至在教人們如何“翻過圍欄”“瞞過工作人員”之類的技巧。當這些信息不加揀擇地出現在平臺上,就有可能把一些游客帶偏,將他們引入危險的境地。
顯然,以往的慘痛事故并沒有引發足夠的重視,至今“夏日玩水”“免費景區”之類的推薦、筆記在網上可謂比比皆是。
因此,對于游客來說,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些野生景區的潛藏風險,在所謂“嘗鮮”“探秘”時要保持充分的理性,對周邊環境進行準確的評估。
同時,互聯網平臺也應當加強對類似信息的審核。對于那些存疑的地方,應當進行醒目的風險提示;而對于那些“翻越圍欄”之類的“攻略”,更應該及時進行清理。事實上,捋清這類線索并不困難,網友自發總結的各地榜單可謂比比皆是,平臺應當順藤摸瓜,加強對日常信息的巡查。
而對于一些地方來說,也不妨對本地存在的所謂“野生景點”進行摸排,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措施,諸如配備圍擋、安排值守人員等。
前往有風險的野生景區固然不被提倡,但這類行為在短期內完全消失也未必容易實現,相關單位還是應當有所預案,防止悲劇再次發生。
□夏研(媒體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黑龍江農業部門全面備戰6號臺風“卡努” 防范洪澇災害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