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及京津冀地區加快災后恢復重建 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

        中國青年網 2023-08-20 18:50:16

        央視網消息:連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以赴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受災地區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率工作組8月19日到北京豐臺、河北涿州等地調研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情況。下一步,將抓緊編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完成居民住房、重大基礎設施等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加快完善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提升跨區域、跨流域水旱災害防范應對能力。


        (資料圖)

        8月19日,財政部會同應急管理部再次預撥10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重點支持京津冀及黑龍江、吉林等受災嚴重地區做好受災群眾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及早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北京房山區基本完成受災地區房屋的鑒定評估工作,涉及農宅1.7萬多戶、城鎮樓房319棟。共摸排出威脅居民點和重要道路的地質災害隱患點900多處,相關部門已結合遙感衛星數據劃分風險等級。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委員會房山分局修復科 張鑫: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評判,再結合住建部門對于房屋安全鑒定的評判,為下一步相關規劃的編制提供重要方面的支撐。

        哈爾濱方正縣、依蘭縣正加緊進行災后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方正縣500架植保無人機進行統防統治,想方設法降低稻農損失。截至8月19日,3.5萬畝農田已排除積水,依蘭縣受災區域正在進行農田災情查勘工作。

        在吉林舒蘭市青松鄉,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組織人力將40多公頃土地的砂石清理出來、翻地整地,再由政府部門出資購買青菜種子,改種生長周期較短的櫻菜、水蘿卜等制作咸菜的原材料。同時,與吉林延邊的食品加工廠達成收購協議,所獲收益歸村民所有,減輕村民農田損失。

        這次洪澇災害中,河北涿州有超過200個村莊農田受損,當地正抓緊修復農業設施,組織農民補種補救。

        河北涿州市白馬莊村黨支部書記 楊宏:利用三天的時間把所有的土地都耕一遍,種點生長周期短的蘿卜、娃娃菜之類的。

        經初步統計,涿州市目前已完成農田補種0.8萬畝。

        隨著天津市境內主要行洪河道水位逐漸回落,轉移安置居民陸續返回家中,相關部門加快開展群眾財產受損登記和農田受損查勘,保險公司也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方法以及現場查勘等方式對農戶的種植面積、作物類型、養殖牲畜的數量等內容進行查勘登記。同時,開通了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手續,助力生產生活盡快恢復。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