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聯合全球14家科研單位發布2021年度全球海洋變暖報告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數據表明:在2021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吸收的熱量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14乘以10的21次方焦耳。

        • 海洋持續變暖,我國如何應對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我國有3 2萬公里海岸線,有廣闊的海洋國土。海洋的持續升溫對中國有什么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記者專訪了報告的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

        • 氣候變暖對小麥有影響嗎?科學家:麥蚜暴發為害增強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該研究進一步探究麥田升溫條件下小麥轉錄組結果,分析了小麥水楊酸和茉莉酸防御信號途徑相關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活性及表達情況。

        •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顯著退化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發生了顯著退化,表現為地溫升高、活動層厚度增大、多年凍土層厚度變薄、長期被埋藏的地下冰緩慢融化。

        • 為證明人類對全球變暖影響建模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1961年,受著名海洋科學家沃爾特·蒙克的邀請,哈塞爾曼前往美國加州大學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任助理教授,并參加了蒙克組織的大型海洋波浪實驗。

        • 《自然》:全球變暖控制在1.5°C須嚴限化石燃料開采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9日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建模研究的論文指出,目前近60%的石油和化石甲烷氣體以及90%的煤炭儲量必須在2050年前都留在地下,人類才有至少5

        • 氣候變暖動物變形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氣候變化不僅是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動物也必須適應它。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鳥類專家Sara Ryding在9月7日發表于《生態學與進化趨勢》的一篇綜述中描述了這些變化

        • 全球變暖持續 中國“受害”加劇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當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于200萬年以來的任何時候;1900年以來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3000年中任何一個世紀都快;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 珊瑚與蟲黃藻這對親密伴侶,或被全球變暖“離間”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6日

          珊瑚礁環境海水中自由態蟲黃藻的多樣性很高,珊瑚幼體最初對共生藻的獲取很可能是隨機的。例如,與C型蟲黃藻共生的鹿角珊瑚幼體生長發育速度明顯快于與D型共生的幼體,而

        • 氣候變暖小河干涸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間歇河,比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的這條河流。科學家認為,對間歇河進行更廣泛的監測將有助于研究人員和決策者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對水量和水質產生的微

        • 變暖的世界里,大型火山讓地球更冷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地球上幾乎沒有什么力量比一次大型火山爆發更強大了。正常情況下,每年只有一兩次中等規模的火山噴發穿過對流層到達平流層,當高反射粒子擴散到平流層時,它們會導致全球降

        • 氣候變暖會影響玉米產量嗎?最新研究揭示背后關聯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3日

          該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為預測氣候變化對未來玉米產量變化可能產生的定量結果以及緩解策略(例如品種選擇等)提供支持,為我國玉米生產“藏糧于技”和提質增效提供理論依據。

        • 西南極半島水域變暖或加速氣候變化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昆山杜克大學助理教授林亞娟指出:“浮游生物是海洋中的隱形森林,它們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其群落變化至關重要。

        • 第四紀大冰期遇上全球變暖人類生存環境究竟是冷是熱?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對于存在了46億年的地球來說,一百萬年也不過是須臾而已。和地球歷史上這些漫長的周期和劇烈的變化相比,人類在數千年文明史當中經歷的氣候變化顯得微不足道。

        • 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 將對氣候變暖形成負反饋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16個控制實驗結果顯示,青藏高原碳匯在模擬變暖情境下總體呈現增強趨勢且存在閾值,模式模擬也表明青藏高原暖濕化對碳固定的促進超過了凍土碳釋放的影響。

        • 氣候變暖加速甲烷排放強度低于當前預期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4日

          近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科教授聶明團隊發現,在全球尺度上濕地甲烷排放的溫度敏感性主要取決于水位變化,而二氧化碳排放的溫度敏感性不受水位影響。聶明團隊的最

        • 南極內陸與南極半島氣溫差隨氣候變暖而加大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1日

          在過去50年里,南極半島平均氣溫升高了將近3℃,在2020年2月6日甚至出現18 3℃的極端高溫紀錄。全球變暖情景下,南極濤動模態引起的對流層中層西風異常和低層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發布:氣候系統仍在持續變暖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記者李楠樺)據中國氣象局消息,今日,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

        • 失去吸碳能力的海洋或加劇全球變暖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30日

          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CO2),在氣候調節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海洋的這一功能目前尚未得到充分了解。

        • 研究發現全球變暖下ENSO對氣候系統的影響顯著增強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4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大氣所了解到,大氣所聯合日本東京大學、美國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組成的國際團隊在《Nature Geoscience》上發表研究論文,提出

        • 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迫使海洋生物“逃離”赤道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9日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牽頭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變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變地理分布,“逃離”赤道地區,向兩極方向遷移。由于海洋變暖在海水中上層更為明顯,所以生活在海水中上

        • 人類過度干預下,亞馬遜雨林或成全球變暖幫兇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8日

          在我們印象中,植物會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森林應該是遏制全球變暖的有力武器。

        • 發現全球變暖影響四季更替節奏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7日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管玉平聯合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全球變暖可以影響一年四季的節奏。”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研究員祝從文表

        • 2020年全球氣溫與歷史最高水平持平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8日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類減緩了溫室氣體排放,地球卻“毫不在意”。據《科學》報道,2016年的高溫由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推動,這種天氣模式阻止了

        • 國際研究團隊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5日

          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的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上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鹽)變化

        • 大地震也是北極變暖的推手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4日

          一名研究人員對北極快速變暖提出了一種新解釋。在近日發表于《地球科學》的論文中,他認為一系列大地震可能也是全球變暖的背后推手。他特別指出,阿留申弧是離北極最近的地

        • 北極突然變暖大地震是推手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9日

          阿留申群島是由數十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其中有幾十座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 全球變暖“臨界點”提前了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9日

          與IPCC的模型相比,新方法的不確定性大約降低了一半,前者預估全球可能在2020~2052年間升溫1 5攝氏度,新模型的預測結果將這一范圍縮小到2027~204

        • 洋流變暖,海洋底棲生物“迷路”了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5日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加拿大羅格斯大學的海蒂·福克斯,對海洋底棲生物產卵及其幼體在大西洋隨洋流沿岸漂流的情況進行了研究,發現洋流變暖正導致底棲生物向不適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