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關于瀕危物種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1月04日
(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生態環境保育研究論文指出,高于10米的人造大型河壩可能會導致鴨嘴獸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5日
滇金絲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分布于金沙江和瀾滄江間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的狹窄地帶,與大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5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生態學數據缺失而未予評估的物種中,有56%很可能存在滅絕風險。這項4日發表在英國《通訊·生物學
-
發表時間:2022年06月11日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7日報道,一個國際專家小組通過對800份黑猩猩樣本中的DNA進行測序,編制出世界上迄今最大的野生黑猩猩基因組目錄。
-
發表時間:2022年04月14日
(黃令妍張雷)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14日介紹,研究團隊在廣西銀竹老山資源冷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一年前首次回歸野外種植的80株資源冷杉監測檢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5日
近年來,我國通過開展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及其棲息地建設,對大熊貓、亞洲象、海南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豹、中華穿山甲、滇金絲猴、黔金絲猴、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28日
從百獸之王到瀕危物種,虎年一起守“虎”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研究論文指出,采取罕見的晚洄游策略的加州大鱗大馬哈魚比同類種群更可能在出現干旱和海洋熱浪的年份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編制,是全球動物、植物和真菌保護現狀最全面、最權威的名錄。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1日
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西藏日喀則、云南怒江發現了羊絨鼯鼠屬兩個新物種,分別命名為西藏羊絨鼯鼠和雪山羊絨鼯鼠。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6日
青頭潛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水流緩和、水生植物較為豐富的一些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平時喜歡與鳳頭潛鴨或其他野鴨混群,能潛入水中取食各種水草的根、葉、莖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5日
“在調查區域內,馬麝最主要的棲息地是山坡的灌木叢和長滿柏樹松樹的林區,且都是在山坡區域,不管在進食、睡覺、奔跑,它們主要的活動區域在那些山坡上。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5日
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