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高溫超導儲能裝置利用超導線圈將能量轉換成電磁能進行存儲,并通過功率變換器控制能量交換,適用于大功率、高動態響應儲能場合,應用前景廣闊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66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5日
2020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應用物理學家Ranga Dias和同事宣布,他們制造出第一個室溫超導體。在上個月的《物理學C:超導性及其應用》中,Hirsch寫道,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8日
超導帶材成本占整個超導電纜造價約50%,該超導電纜比其他構型超導電纜節省近一半超導帶材。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雙層石墨烯和多層石墨烯的導電性通常優于單層石墨烯。套疊的雙層或多層石墨烯,可以通過人工層狀原子堆垛改變層間扭曲角度,從而改變體系的導電特性,實現絕緣體—導體—超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0日
電力和液化天然氣混輸技術研究尚處于概念設計階段,并未進行實質性的研究、試驗。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據悉,該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由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研制,連通深圳福田中心區220千伏濱河變電站和110千伏星河變電站,電纜長度為400米級,將為深圳地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高能所取得的12T雙孔徑性能指標,居于國際前列,是加速器超導磁體自主核心技術發展的新的里程碑。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9日
俄羅斯量子中心科研人員首次在室溫下獲得了磁性超導材料。有關專家認為,借助該技術未來可創建不需要復雜和昂貴冷卻裝置的量子計算機。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7日
在團隊設計的程序控制下,漿料自如地從噴頭中滴落,可按照既定“路線”打印出具有復雜形狀的超導樣品。而由該3D打印設備制備出的超導飛輪,實現了在液氮溫度下航天陀螺飛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團隊與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梁驚濤團隊,打破其2018年創造的紀錄,實現了通信波段最大探測效率93%的新世界紀錄,為我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不同“路線”,同樣“驚艷”。繼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之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又成功研制出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并實現可編程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記者5月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1日
這一新工藝過程采用可食用有機材料輔助生成了綠色漿料,展現出了優良的流變特性,實現了精細化的復雜可控結構YBCO塊材的制備。據介紹,周又和團隊采用3D制備出的多孔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3日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分布示意圖國產最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國產最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治療系統治療室束流引出數據圖國產最緊湊型超導回旋質子治療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5日
超導材料要實現強電高磁場應用,必須解決限制線材性能的微觀機理問題,突破其關鍵制備技術,從而獲得高磁場下高臨界電流、高機械強度以及較好的電磁穩定性等特性。這是繼2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4日
這標志著我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范條件。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3日
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制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志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5日
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