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這種監測方法還可用于測定十溴二苯醚對細胞代謝和生長的影響,從而實現對目標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評價。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最新研究負責人、來自伊利諾伊州大學的陸毅(音譯)說:“對新冠病毒開展研究已經證明,病毒RNA水平與病毒的傳染性關系最小。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記者9月7日從常州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學工程與健康科學研究院院長鄧林紅教授團隊,成功設計并制備了一種高靈敏性的微弦力學傳感器。這標志著我國在對超軟細胞微組織生物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1日
近日,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成功研發一種新型原子傳感器。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7日
研究團隊先讓三位男性志愿者按含酒精0 4克 公斤體重的劑量飲酒,再利用他們的裝置對三位志愿者耳朵釋放的乙醇氣體持續監測了140分鐘。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3日
日前,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和圖賓根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傳感器,可以實時顯示植物細胞中生長素的空間分布,并可快速檢測環境變化對植物生長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9日
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與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東北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出一種柔性碳納米管—量子點神經形態人工視覺光電傳感器。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柔性可穿戴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價值更為廣泛,如體溫監測儀、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心電檢測設備等。以纖維材料作為織物基底的人體傳感器,能讓醫學可穿戴設備更具透氣性、透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探索歷程中,對不同傳感器進行融合以及對光學激光系統進行集成用于環境檢測的技術已成為核心趨勢。在實現標準化并使得 LiDAR 技術適用于大眾市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