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來,已經有幾個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出現。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發現,阿爾法和德爾塔變異株的突變克服了被稱為GALNT1的酶的活性抑制效應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最新研究負責人、來自伊利諾伊州大學的陸毅(音譯)說:“對新冠病毒開展研究已經證明,病毒RNA水平與病毒的傳染性關系最小。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3日
近期,北京地區多降雨天氣,雨后高溫高濕的環境極易造成腸道傳染病、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專家表示,腹瀉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遷延不愈可能會引起營養不良、維生素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炭疽桿菌主要從皮膚侵入引起皮膚炭疽,使皮膚形成焦痂潰瘍與周圍膿腫和毒血癥,也可引起吸入性炭疽或胃腸炭疽,均可并發敗血癥。人類主要經接觸牲畜的毛皮和肉類獲得感染,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3日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第450號公告獲悉,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動物流感及禽新發病毒病病原生態學團隊研制的鴨坦布蘇病毒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獲批一類新獸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2日
死于馬爾堡出血熱的是幾內亞西北部格科杜省一個村莊的男性患者。他在癥狀出現8天后,于8月2日死亡。其居住的村莊靠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邊界。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負責人當地時間7月30日表示,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確診病例數和病亡人數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攀升,這主要是由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連日來,由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始發的新一輪本土新冠疫情,已蔓延至遼寧、安徽、湖南、北京、海南等十余個省份。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此輪疫情傳播有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回應: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大規模人群接種始終堅持穩妥審慎的原則。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6日
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看手機時,周圍大約一半的人也會在30秒內開始看手機。這種快速、自發的反應可能是因為人們在無意識情況下的相互模仿——科學家稱之為“變色龍效應”。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6日
其中規定,國家加強國境、口岸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聯合防控能力建設,建立傳染病、動植物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網絡,盡早發現、控制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國務院有關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8日
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生物安全形勢和新發傳染病防控的巨大壓力,袁志明呼吁啟動國家新發傳染病防控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形成國家知識、技術和藥物儲備體系。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4日
人類,因獨享智慧一直以來站在生物鏈頂端。但人類真的無敵嗎?“生命科學”網曾評選出世界上十大最危險動物,蚊子居榜首。所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振翅去,唯
-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1日
在20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表示,目前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北京市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廣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2日
秋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又是人們外出游玩的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護、健康出行,預防新冠肺炎、流感、感染性腹瀉等疾病。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8日
天氣漸熱,在感受夏日氣息的同時,蚊蟲也開始活躍起來。蚊子帶來的可不只是嗡嗡的擾人聲,它還會傳播瘧疾,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防控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