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隨著光解水效率進一步提高和成本進一步降低,氫能時代將加速到來,人類也將還地球以綠水青山。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廣東國鴻氫能副總經理燕希強告訴記者:“國內燃料電池追求大功率與補貼政策密切相關。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用飛秒脈沖激光輻照二氧化鈦及其表面吸附的染料,并從染料分子轉移到二氧化鈦表面,科學家觀察到去質子化染料的熒光。通過紫外輻照時間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二氧化鈦表面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5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微雪教授團隊經過8年攻關,結合大數據與第一性原理,提出并建立納米催化劑生長動力學的一般性理論,為理性設計和篩選實際使用條件下穩定、抗燒結納米催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清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段昊泓和同事報告了使用地球儲量豐富的鎳基和鈷基催化劑,在室溫下可促進塑料轉化為價值更高的產品。作者總結稱,這一結果表明了未來以電化學升級回收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與青島理工大學副教授關靜的合作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中,團隊提出以石墨烯封裝鈷鎳顆粒的鎧甲催化劑為電極,多硫化物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進一步,研究人員探索了該類催化劑在高溫丙烷脫氫催化反應中的抗燒結特性,說明了臨界顆粒距離的定量化研究對實際催化反應的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進一步,研究人員探索了該類催化劑在高溫丙烷脫氫催化反應中的抗燒結特性,說明了臨界顆粒距離的定量化研究對實際催化反應的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2日
此次簽約實現了管理人員的全面覆蓋,標志著催化劑公司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上邁出了關鍵步伐,開啟了公司“三能”機制建設的全新局面。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吸”入空氣中的氧氣,經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就可以實現放電;充電時,放電產物通過可逆反應被分解,又重新釋放出氧氣。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6日
在金屬氧化物催化劑中引入過渡金屬組分可以促進H2的活化從而降低反應溫度,但容易導致CO2過度加氫產生甲烷,從而降低目標產物甲醇的選擇性。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1日
“這就好比每個安裝稀土SCR催化劑的汽車都成了過濾器,汽車尾氣經過治理后,排出的氣體完全符合排放標準。通過測算,使用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SCR催化劑,相比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4日
在連續220個小時的“耐力”測試中,以這種新型沸石分子篩催化的有氧脫氫過程,保持了高達83%的選擇性,轉化率為32 9%—43 7%,各項性能穩定。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1日
對于減少貴金屬在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的消耗來說,探索具有良好氧還原活性、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是至關重要的。該研究工作為簡單、綠色地合成氮摻雜碳負載Fe單原子電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8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家輝團隊、傅強團隊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司銳合作,揭示了雙單原子催化劑中的協同催化機理。大連化物所揭示雙單原子催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5日
下一步,催化劑公司將以科研成果轉化為突破口,對高層次人才實行“基本薪酬+成果轉化獎勵”的薪酬激勵機制,鼓勵高層次人才努力提高科研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