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裝置,關于大科學裝置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2月06日
今年以來,合肥市全面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科技企業加速成長、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20日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亞洲能量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HIRFL)是我國開展重離子物理及交叉學科研究的重要裝置。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08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個個新地標見證了新時代10年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08日
2017年6月,他和中科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高能所副所長、東莞研究部主任陳延偉,一起接待了來調研的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王恩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22日
地球磁場約等于0 5高斯,這0 5高斯的強度就擁有足夠的力量撥動指南針,讓指南針的指針從任何方向旋轉后都準確指向南方。此次刷新世界紀錄,也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5日
海山被譽為“海底大花園”,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水文條件,造就了獨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是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聚集地,也是深海生物多樣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2日
為推動高能物理領域的資源共享,2019年,科技部、財政部認定了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給予其穩定支持,推動高能物理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1日
作為大科學裝置的首席科學家,張新民認為,目前我國大科學裝置項目經費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才培養。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28日
承擔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研制建設任務,牽頭論證和實施國際月球科研站、小行星防御系統等重大工程項目…… 記者26日從國家航天局獲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2018年我回國到東莞,繼續我在極化中子領域的科學研究。東莞這個城市有著非常完善的科技配套,對于人才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在這里從事科學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題:向著“太陽”,再出發——我國“人造太陽”開啟新一輪實驗 如同中國神話傳說里的夸父,在宋云濤等科技工作者看來,新的一年,“向著‘太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全國唯一服務于海絲沿線的時間總部——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位于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地帶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低溫作為凝聚態物理、現代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空間物理、核能等研究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22個項目上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28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合肥開幕。”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28日介紹說,這五年,安徽堅持創新驅動、堅定科技自立自強,部分領域實現并跑領跑。10月2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地球上氣態的空氣、液態的江河湖海、固態的山石冰雪、不斷演化的生命體……這些紛繁萬物都可以被科學家裝進“數值實驗室”,用來模擬地球的現狀,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7日
宇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謎題。它從何而生?向哪里去?它有沒有邊界?哪里是它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