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通過皮下注射扎上一針,或是吞下一顆大藥丸,都是不怎么愉快的經歷。通過對豬皮膚的各種實驗,研究團隊證實了這種微針貼片具有高載藥量和高藥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這是我第一次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而且還是跨學科的項目。但在申請的過程中,從預申報、正式申報,到答辯和任務書填報,整個過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解決“蛋白質折疊問題”的方法。這是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挑戰,難倒了幾代科學家。但現在,人工智能(AI)解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在2日發表于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安進(Amgen)制藥屬下deCODE基因公司的科學家們展示了通過結合序列多樣性和RNA表達的數據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與mRNA和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屬于新興事物不同,蛋白質疫苗可謂人類的老朋友了。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和其他生物技術公司的基于蛋白質的新冠疫苗即將上市。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為更好地理解這些很少被描述或未知的復合物,團隊研究了類似的蛋白質,并根據新發現的蛋白質與此前已知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確定了新發現蛋白質的作用。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5日
為了找到可以形成復合物的蛋白質,研究團隊首先將所有6000種酵母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與2026種其他真菌、4325種其他真核生物的氨基酸序列進行比較。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專家表示,我國作為世界飼料生產和消費大國,以自主創新研發新型非糧蛋白質,降低和逐步替代對大豆蛋白的依賴,戰略意義重大。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與北京首鋼朗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聯合宣布,經多年聯合攻關,全球首次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萬噸級工業產能。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簡單模式生物中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減少蛋白質合成(生產)中的自然錯誤可以改善健康和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4日
研究人員首次開發出可以識別活體動物大腦中蛋白質的新方法,向弄清不同類型神經元中數百萬種不同的蛋白質邁出了一大步。美國西北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病毒,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3日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成功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識別活體動物大腦中不同類型神經元內的蛋白質。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在上海光源運行開放前的十幾年間,國內裝置解析的蛋白質晶體結構只有99個,上海光源運行開放十年后,通過L17U解析的蛋白質晶體結構數達到了3598個,成為全球13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2日
在這項研究中,郭天南團隊及其合作者收集了19例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的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睪丸7種器官的組織樣本。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6日
在2020年各種重大科學新聞評選中,“人工智能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是上榜率很高的一項內容。整個蛋白質折疊的過程看似隨機,卻又仿佛遵循著一張設計藍圖,一旦組成蛋白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6日
在2020年各種重大科學新聞評選中,“人工智能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是上榜率很高的一項內容。整個蛋白質折疊的過程看似隨機,卻又仿佛遵循著一張設計藍圖,一旦組成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