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全國發明展是國內唯一的以發明創新為主題的大型科技展會,是發明成果展示、創新項目推介、技術貿易交流的重大平臺。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將于2021年12月10-12日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論壇還發布了《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21-2025年)》《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1)》《中國科普創作發展研究2021》《中國科普互聯網數據報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結核病它是一個慢性的傳染病,它的發病癥狀往往是不具有特異性的,你比如講咳嗽、咳痰等等,往往會誤認為是感冒,或者說是普通的肺炎而延誤了結核病的診斷。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4日
北京時間10月24日9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實踐二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阿什旦牦牛是以青海高原牦牛為育種素材,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法,經過20多年系統選育而成的一個牦牛新品種。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在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里外的延慶區香營鄉,矗立著國家級氣象觀測站——佛爺頂氣象站,海拔1224 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1992年,21歲的韓文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距離“長征六號”2015年首飛,近6年了。這6年,“長征六號”逐漸邁進現役火箭高密度發射陣列,其發射任務從最初的“2年1發”,發展到今年的“1年多發”。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從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吳征鎰一生沉浸在他鐘愛的植物學研究中。憑借對我國和世界植物學研究的杰出貢獻,他在92歲高齡之際登上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王選的一腔報國之情,在有生之年傾力付出。正如他在遺愿中所說:“我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我能夠在有生之年為此做了一點貢獻,已死而無憾了。”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在國外技術封鎖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們沒日沒夜加班攻克難題,最后如期完成任務。當衛星帶著拍攝信息返回地面時,中國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衛星圖像。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王綬琯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新社會的廉潔、勤奮、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中國的氣氛使我置身于一個新的世界……我決心要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大大拓展了人類視野,對促進我國天文學現重大原創突破具有重要意義。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已發現脈沖星逾370顆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8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長王貽芳研究員17日透露,中國有望建成未來二十年世界上最大、最精密、最完整的宇宙線探測設施集群,引領國際宇宙線研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6日
為了實現觀測任務的高效安排,2020年初,孫純參與開發出了觀測項目管理系統。2021年3月31日起,FAST正式向全球科學家開放,她又參與開發了英文及觀測項目申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0日
今年,廣東省“沖補強”提升計劃經費安排根據各高校建設發展情況,劃分為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特色高校提升計劃等4個大類。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0日
發達的農耕文明,先進的農學思想、悠久的重農傳統,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理念,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節氣。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星座相比,二十四節氣是時間點的確定,而十二星座表征的是一個時間段。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0日
10月19日下午,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承辦、中關村軟件園協辦的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第二十八期青年科學家科技創新發展規律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0日
我國古代有“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以為風應花期而來,所以稱之為“信”。所列花期,從小寒節氣到谷雨節氣,計4個月,8個節氣,24個候,每候以一花之風相應。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8日
探討供應鏈創新、科技技術和數智化等話題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1日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于北京時間3月26日晚20時舉行。峰會由沙特阿拉伯發起主辦。這是G20歷史上首次以視頻方式舉行的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19日
證券代碼:600607股票簡稱:上實醫藥編號:臨2009-44上海實業醫藥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議公告特別提示本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