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工業、農業、生活、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廢(污)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持久性含氮有機污染物,其毒性大、難以生物降解,并易在生物體內富集,導致人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30日
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近日組織專家對“江西德興金屬礦山重金屬酸性礦山廢水修復示范”項目進行驗收評審。該項目屬于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費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文章表示,核廢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從1 01年到1600萬年,半衰期較長的放射性核素一旦進入生態系統會長期存在。為此,文章認為,政府與科技界應尋求科學的解決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9日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森林說,福島核事故廢水處理處置不只有排入海洋一種形式,但日本選擇了對本國最有利的海洋排放方式。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劉新華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6日
“隨著不同的途徑,所輸入的核污染物的濃度有所差別,但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日本核廢水對于中國沿海都將產生復雜而深遠的影響”,該學者表示。肖恩·伯尼認為,日本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日本政府13日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廢水過濾并稀釋后排入大海。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截至2020年6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中氚的總活度約860萬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5日
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和應用可降解替代品,被視為阻擋塑料廢物進入自然環境,遏制“白色污染”的三駕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