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據專家估計,目前已有超過1 7億塊尺寸小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碎塊在繼續圍繞地球旋轉,對所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構成嚴重威脅。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12月23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七號A(以下簡稱“長七A”)遙三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一年來,研制團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3D打印技術與傳統制造方法相比,設計靈活、研制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高超音速飛行器是目前很多國家正在努力開發的一種新的武器系統,這個武器系統種類繁多,包括帶動力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帶動力的高超音速飛機以及無動力的高超音速滑翔器。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高超音速飛行器什么時候開始研制的?可以說是美國這個領頭者,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比如說1951年,它試飛了X-7超音速三倍的飛行器,采用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歷史上,日本和英國曾經建造過雙層飛行甲板的航母,但實踐經驗證明,這種設計并不能大幅提高艦載機的出動能力,而且存在諸多弊端,因此這種航母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5日
飛行速度能夠超過五倍音速的飛行器,一般都稱為高超音速飛行器。高超音速飛行器它本身也分成很多類,大致兩種,一種是帶動力的,一種是不帶動力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4日
美國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飛行器13日完成第二次載人太空飛行。今年7月20日,“新謝潑德”飛行器完成首次載人太空試飛,藍色起源公司創始人、亞馬遜公司前首席執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一項工程學突破,包括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在內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飛行裝置,其受到風力傳播的植物種子啟發,未來可應用于環境監測或通信。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我們所說的超音速10倍20倍,往往都是在中間層這個范圍內,而且有的是在中間層的頂層飛行,才有可能做超音速20倍的飛行,到了平流層,基本上你想做這么高的速度飛行是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2日
去年11月在青島市江西路11號落地的海信首個品質之家,外觀采用紅磚石墻的特別設計,沉淀出青島這座城市的厚重歷史。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最大飛行速度必須超過音速的五倍,也就是M數5到M數25這個區間,能夠實施飛行的,就稱為高超音速飛行器。那么空天飛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它是個什么關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高超音速飛機,它在實現高超音速飛行的時候,要遇到的幾個障礙,音障、熱障、黑障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3日
近期,美國藍色起源公司、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分別完成了亞軌道載人飛行。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以下簡稱一院)獲悉,目前我國也在開展相關研究,以滿足未來“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1992年立項、1999年首飛,近30年來,長二F火箭全程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共執行十余次任務,將12名、17人次航天員送入太空。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7日
中國空間站已開展了相關工作,比如,配置在核心艙和實驗艙上的科學機柜,均配備了標準化的載荷接口,具備開展各類科學實驗國際合作的能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5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消息,我國神舟系列飛船即將再次出征太空,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實施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神舟十二號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9日
電動飛行汽車需要新一代電池技術。” 不過,動力電池作為電動飛行汽車的心臟,仍然是制約其商業轉化的最主要瓶頸,相關研究十分有限。實際上,飛行汽車電池的難點在于需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北京時間5月29日20時55分,搭載著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未來航空裝備的發展方向已經十分明確,就是要根據“攻防兼備”的要求,針對對手特點和國家科技工業的實際能力,發掘“攻防兼備”中“攻”的實現方式。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順著三代機與二代機速度的差距和結構的區別,我們得到這樣一個規律——渦扇層數越多,加力越強。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奔跑的速度在跑步機速度范圍內時,傳送帶可以帶著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30日
空間站建造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計劃2022年前后完成。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0日
美國航天局“機智”號無人直升機19日成功完成火星上的首次飛行。美國東部時間19日3時34分(北京時間19日15時34分),“機智”號進行了在火星上的首次試飛,任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9日
云龍發動機的預冷裝置已經完成了目前國內最大尺度、最大空氣流量的溫降試驗,試驗結果超出預期。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8日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接受新華網連線采訪,并回答網友的提問。楊利偉:2020年底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6日
近年來,在頭盔顯示器研發與使用方面,世界各國始終在積極適應實戰需求,不斷展開角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對于普通的炮彈而言,就是一枚發射出去不管的“笨”彈,不能修正,只是按照設計好的彈道規律飛行。命中精度一看火炮的精度性能,二看炮手的操作水平,最后還得看天吃飯。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7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里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7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里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30日
在民航飛行員培養訓練中,全動飛行模擬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飛行過程中的各類特殊情況都需要通過全動飛行模擬機來模擬實現。近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