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近年來,科研人員一直試圖構建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高分子載體,為基因治療這一備受矚目的醫學技術插上騰飛的雙翼。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1年11月23日7時4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遙三十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三號02星。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測控過程中,遠望6號船各系統跟蹤穩定,獲取數據完整,實時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進行信息交換,準確發送來自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遙控指令。據悉,今年以來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3日
由于HIV-1衣殼的亞穩態特性,分離出適合于高分辨率結構分析的完整天然衣殼的數量和濃度,一直具有挑戰性。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本屆大賽由中共廣饒縣委組織部、廣饒縣科技局、東營科技職業學院、廣饒武漢理工大化工研究院、橡膠谷集團運營中心、青島科技大學廣饒橡膠工業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承辦。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10月27日14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F衛星發射升空。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受疫情影響,本屆海外分賽區開幕式及決賽均通過ZOOM會議系統以線上連線形式舉行,初賽共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5所大學共計26個項目報名,最終8個項目晉級決賽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記者7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趙純教授帶領的大氣環境數值模擬實驗室,利用全球變分辨率大氣模式(MPAS-Atmosphere)對華東地區梅雨降水日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0日
本屆PMC大賽以“樂聚創新夢想,安迎創業高材”為主題,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148所高校的626支團隊報名參賽,其中參賽省份數量及報名團隊數量兩項數據創歷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影像圖由天問一號環繞器高分辨率相機,于6月2日18時拍攝。截至6月6日,“祝融號”火星車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三峽工程從1994年開工建設,經2003年初期蓄水,2008年首次試驗性蓄水,到現在已平穩運行27年。不久前舉行的三峽工程公眾開放日,記者看到,壩區沿岸綠樹掩映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號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及周邊區域情況清晰可見。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據《自然·通訊》日前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拍攝了有史以來最高分辨率的單個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圖像,揭示了DNA在細胞內塞滿并扭曲時可能具有令人驚訝的活性。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6日
本屆大賽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中共廣饒縣縣委、廣饒縣人民政府、橡膠谷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3日
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36所高校的53個項目入圍決賽,參賽選手們將在為期1天半的時間內通過線上答辯的方式競逐總決賽特等獎桂冠。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2日
北京時間10月12日0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2日
北京時間10月12日0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2日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7日
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柔性高分子材料,它在遭受傷害(即刮擦、割傷或扭傷)時能夠自愈。將其與傳感器相結合,有望獲得柔性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