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科技創新構建倫理軟著陸機制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為了確保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路走向倫理創新和科技向善的正確方向,科技倫理治理任重道遠,大有可為。

        • 水利部部長:2022年加快構建國家水網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6日在2022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說,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是2022年水利重點工作之一。另據水利部近

        • 科學家提出構建顏色可調控長余輝材料的新策略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田禾院士和馬驤教授團隊在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與非輻射能量轉移過程不同,輻射能量轉

        • 構建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體系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是指特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的所有最終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在反映生態保護成效方面發揮著類似國內生

        • 中外科學家攜手構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錄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7日

          科埃略于2018年全職加入復旦大學,此前專注于利用宏基因組及顯微圖像技術對微生物群體進行分析。

        • 基因編輯“流水線” 助力作物病害防控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得益于基因編輯文庫,研究人員可以對所有基因的功能進行“地毯式”搜索,找出其中與抗病、抗逆、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構建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于骨再生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團隊提出微生物催化活性礦物誘導成骨的構想,并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構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納米結構用于骨組織再生。

        •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提出新污染物全細胞微生物傳感器構建策略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這種監測方法還可用于測定十溴二苯醚對細胞代謝和生長的影響,從而實現對目標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評價。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構建光響應顆??善茐哪[瘤線粒體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破壞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是抗腫瘤治療的新策略。研究人員將葉酸、上轉換顆粒、光致產酸分子通過“一鍋法”負載于金屬有機框架中,形成FMUP顆粒

        • 武漢理工大學構建成果轉化“一二三四五N”體系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經驗引起關注。該校因其在成果轉化方面成績顯著,先后入選“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焙汀案咝?/h3>

        • 科研人員構建水稻全生育期代謝調控網絡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近日,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教授羅杰團隊在《分子植物》在線發表了題為《水稻全生育期代謝調控網絡》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代謝組和轉錄組聯合分析,構建了水稻全生育期主

        • 下一代架構基金會成立 致力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未來開源生態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3日

          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新的技術架構、數據存儲、異構硬件、研發效能、網絡通信、音視頻等。隨著全球技術發展進一步加快,幾乎每三年就有新的概念走向成熟,技術棧也隨之發生變

        • 中外科學家通力協作 構建被子植物最完整“生命之樹”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被子植物又稱有花植物,約有30萬種,是種子植物門物種多樣化程度最高、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一個陸生植物亞門。

        • 央企共謀助力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中儲糧集團通過儲備糧購銷輪換和政策性糧食收儲等,走出特色幫扶之路……  “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性任務,是鄉村的全面振興。

        • 構建醫療物聯網安全防護體系 助力智慧醫院創新實踐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6日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實施,“智慧醫院”等創新實踐推動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通過物聯網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提升醫療體系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社會健康服

        • 重大突破 構建納米發光材料有了新思路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2日

          但小尺寸納米顆粒常會遭受嚴重的表面猝滅作用,限制了這類材料在低濃度和高分辨率環境下的應用。

        •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醫藥大有可為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9月5日,第四屆“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此次論壇主題是“中醫藥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由中國

        • 面對病原菌,水稻如何構建免疫防線?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3日

          病原菌表面的一些分子可被植物細胞壁上的特定受體識別,誘導植物一系列防御反應來阻止病原菌入侵,稱為病原相關分子模式觸發的免疫(PTI)。

        • 提出白光鈣鈦礦材料構建新策略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教授邢軍聯合南京大學和吉林大學等單位合作者在熒光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據介紹,低維有機無機混合鈣鈦礦材料作為白光發射體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其寬帶白

        • 數字貿易促進新發展格局構建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未來,數字貿易有望加速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我國要順應全球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以數字貿易為抓手,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

        • 我國將構建普惠便民的農村出行服務系統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構建普惠便民的出行服務系統。力爭再奮斗10年,基本建成普惠均等、便捷

        • 打造信創人才“蓄水池” 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7日

          當前,信息產業向高端發展的需求迫在眉睫,急需突破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基礎研究較為落后、IT產業人才供需失衡等情況帶來的限制,構建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 高科孵化器開園 欲構建新型雙創服務平臺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6月16日,高科孵化器開園儀式在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科大廈舉行。

        • 噴墨打印構建“不可能的”超材料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超材料是一類具有特殊性質的人造材料,這些材料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有時又被稱為“不可能的材料”。

        • 構建全新的數據安全法律保障體系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2日

          此次正式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可謂正逢其時,作為我國數據安全領域的基本法,《數據安全法》完善了我國數據安全治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 研究構建新空氣健康指數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9日

          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課題組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周脈耕課題組合作,構建了一種新的空氣健康指數(AHI)?,F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同時暴露于空氣

        • 弱磁場下空穴自旋量子位構建成功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7日

          近日,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IST)領導的歐洲科學團隊成功構建了空穴自旋量子位。在弱磁場環境下,該量子位可高速操作并保持較長時間,將來有望造出結合半導體和超導體

        • 我科學家構建第三極地區主要河流徑流監測網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2日

          以青藏高原為核心的第三極地區是亞洲13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又被稱為“亞洲水塔”。

        • 許可互認、資源共享 川渝共同構建外國人才合作機制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4月24日,四川省科技廳與重慶市科技局簽署了《外國高端人才工作許可互認和資源共享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快構建更加開放的人才合作共享機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高

        • 強強聯手構建“智能可穿戴”生態圈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8日

          雙方將充分利用內外部資源共同構建品牌生態壁壘,持續領跑科技大健康行業,樹立行業新標桿,助力行業高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