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術,關于關鍵技術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1月28日
據了解,該型發動機使用綠色環保的液氧煤油作為燃料,具備可重復使用能力,有綜合性能高、拓展能力強、可靠性高等特點。
-
發表時間:2022年11月04日
此次進行疲勞試驗的關鍵構件是由我國自主研制的航空發動機主軸承,在試驗器上等效加速試驗疲勞壽命5萬小時未失效,創造了我國新的紀錄。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2日
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清潔能源、先進工程、軌道交通等重要戰略領域,正在得到廣泛的應用。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8日
在“雙碳”目標下,煤炭產業更加受到關注:煤炭是我國資源最豐富的化石能源,也是能源消費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煤炭利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
發表時間:2022年05月14日
5月11日,我國首套國產化深水水下采油樹在海南鶯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裝,該設備是中國海油牽頭實施的水下油氣生產系統工程化示范項目的重要部分
-
發表時間:2022年04月17日
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完美收官。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23日
中國激光顯示產業已經成為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者和產業基礎能力提升的支撐者,并成為中國顯示行業開啟全球超越引領里程碑的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5日
氣象部門預計3月中下旬將有多次大范圍降溫天氣過程,其中3月16-17日,黃淮海、江南、華南和西南等地氣溫下降4~10℃。提早落實露地蔬菜和果樹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4日
特高壓電氣設備與其他電氣設備相比,高、柔、重、大特點突出,地震失效模式及震損機理不明。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3日
在建筑熱環境理論和營造技術上,研究出適合中國建筑的標準和方法,提高熱舒適性的同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由翟志剛擔任指令長。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3日
歷經5年攻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風云四號研制團隊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可開展空間環境綜合探測,實時監測空間粒子、磁場等變化信息,為航天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1日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成功研制HCP火箭發動機并投入特殊市場的同時,其自主研制的30噸級閉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天火-11”成功完成多次全系統熱試車。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機器視覺作為智能農業機器人的外部傳感器,是機器人作業裝備的眼睛,是最大的信息源,具有感知信息豐富、采集信息完整等優勢。“作為智能農業機器人的外部傳感器,機器視覺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4日
近日,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以下簡稱《目錄》),對原有的職業教育專業進行了更新。此輪更新的關鍵詞,是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5日
日前,國家能源局在北京召開的2021年頁巖油勘探開發推進會上要求,將加強頁巖油勘探開發列入“十四五”能源、油氣發展規劃,并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動頁巖油綠色開發。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5日
“天琴二號”衛星多項關鍵技術已經完成了地面驗證,意味著這些技術指標已經滿足“天琴二號”衛星的技術要求,為我國自主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的最終實現再下一城。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6日
大流行期間的遠程學習遠未普及,被定義為“貧窮”的中小學生(在美國的K-12義務教育體系下)正遭受數字鴻溝之苦。羅斯認為,首先,我們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設5G系統,擺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8日
據“工信微報”28日公布,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近日出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2021年工作會議時指出,促進技術創新推動者的能量更加強勁。加快5G技術創新,加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8日
日前,在全國產糧大縣江蘇省射陽縣的臨海農場,人頭攢動、機聲隆隆。這里舉行的現場觀摩會上,一臺臺依靠自主創新技術生產的北斗導航小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