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故宮里的古代皇家地暖,通過在室外操作口燒火,火源產生的熱量在室內地下擴散,并逐步向室內空間擴散,達到了室內保溫的效果。

        • 假如回到了古代,哪些人會獲得諾貝爾獎呢?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估計葛洪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當年提出的這些醫學理論,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后,依然能對我們人類有著杰出的貢獻。這個水運儀象臺的上層是觀測天體的渾儀,中層是演示天象

        • 古基因組研究 “繪制”烏茲別克斯坦古代人群基因交流史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與此同時,不同于青銅時代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文明區人群含有較高比例的伊朗農業人群遺傳成分,鐵器時代拉巴特古人群含有的伊朗農業人群遺傳成分較少,而含有的安納托利

        • 張衡——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典范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3日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張衡和他的科學貢獻?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中對他的忽略是否恰當?

        • 4.1億年前這條魚,長得咋像古代兵器三叉戟?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4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首次在云南曲靖“古魚王國”發現了一種生活在4 1億年前早泥盆世的小魚——長吻三歧魚的蹤影。

        • 古代冶金科技彰顯中華創造之美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我們開展了更加系統的考古勘探、發掘和研究工作,旨在更深入了解冶鐵遺址的技術內涵及其生產、管理方式。

        • 古代巖畫最近數十年侵蝕加速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吉立安·胡安特里及其同事在“馬洛斯-龐格普”遺址的11處洞穴遺跡中,通過分析洞穴表面開始剝落的巖片,調查了加劇巖畫退化的可能原因。研究團隊指

        • 專家揭秘:中國古代甲胄為何遠勝西方?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7日

          今天我們到軍事博物館,來看一看咱們中國古代的鎧甲。從材質上區分,中國古代的鎧甲可分為皮甲、鐵甲和棉甲。這里首先展示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皮甲,皮甲在那個時候是非常流

        • 《胤禛耕織圖》里的古代農業智慧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6日

          自古以來,春耕都是我國每年立春之后的重要農事活動。我國古代帝王非常重視春耕,如故宮博物院藏有《胤禛耕織圖》冊,其中繪制了雍正本人及他的福晉們春耕的場景。

        • 中國古代奪城之戰會運用哪些裝備?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6日

          今天我們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古代兵器館,一起看一看古代的攻城和守城的各種器械。首先大家都經常聽說滾木雷石,上頭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滾木的一種。

        • 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在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中獲進展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1日

          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羅武干指導的古脊椎所博士生馬丁,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

        • 甘肅永昌縣發現古代佛龕塔石刻塔群遺跡,初步判斷西夏懸葬崖刻塔龕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2日

          6月11日,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委宣傳部發布消息稱,該縣發現古代佛龕塔石刻塔群遺跡,經該縣文物部門初步判斷,此為西夏懸葬崖刻塔龕,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