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人工合成淀粉入選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共有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

        • 中國合成生物學學術年會在深圳舉辦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12月23日,中國合成生物學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光明科學城2021在深圳成功舉辦。樊建平院長也介紹了深圳先進院在合成生物領域的探

        • 合成生物學讓“吃餅干治糖尿病”成為可能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劉濤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葉海峰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新細胞,植入這種工程細胞的糖尿病小鼠,只要吃下特定的

        • 數字經濟時代 算力成競爭新焦點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其中,聯想集團在前不久發布的全球TOP500榜單中,以180臺上榜的成績,獨占36%的份額,成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突出代表。而從客

        • 抗“艾”40年,有挫敗更有新希望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12月1日是第三十四個“世界艾滋病日”,在與艾滋病毒抗爭的40年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醫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在抗擊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碳家族“添丁”!科學家合成次晶態金剛石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緱慧陽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了一種新形態的金剛石——次晶態金剛石,填補了非晶態結構和晶態結構之間原子排列尺

        • 室溫下穩定存在的三角烯分子終合成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研究主要作者說:“長期以來,三角烯分子一直無法以晶體形式合成,因為其會不受控地聚合。

        • 我國首次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合成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專家表示,我國作為世界飼料生產和消費大國,以自主創新研發新型非糧蛋白質,降低和逐步替代對大豆蛋白的依賴,戰略意義重大。

        • 全球首次實現規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質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與北京首鋼朗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聯合宣布,經多年聯合攻關,全球首次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萬噸級工業產能。

        • 有了這種合成酶,水稻可以耐鹽了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該項研究闡釋細胞壁在作物非生物脅迫耐性和籽粒發育中的協同作用機制,為培育高產耐逆作物新品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中國科協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傳播中心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4日

          中國科協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傳播中心  10月22日上午,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人工智能科技傳播中心

        • “人工合成淀粉”背后 專家:合成生物學將大有可為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9日

          仍然是具有突破性和原創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其背后是在全球方興未艾的合成生物學。中科院副院長周琪表示,人工合成淀粉成果目前尚處于實驗室階段,后續需盡快實現從“0到1

        • 我國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9月24日,《科學》刊發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進展。該研究工作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

        • 普通鹽可合成新型自旋液體材料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和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最近合成了一種特殊的新型磁性物質——自旋液體材料,即使在接近絕對零度時,其單原子的自旋也不會凍結。

        • 科研成果和專利信息顯示美國專家是“合成冠狀病毒第一人”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炮制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實驗室合成論”。現年67歲的巴里克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病毒學和傳染病學教授,在冠狀病毒領域

        • 國際首次!他們利用合成肽技術研制豬圓環病毒病疫苗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之前使用較廣的疫苗,主要采用全病毒培養和基因工程方法生產,需要經由病毒培養工藝和疫苗抗原制備工藝,疫苗生產耗時耗力。

        • 首個重編程合成細菌表現出抗病毒特性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7日

          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英國劍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帶頭,開發出新的人造細菌,可以完全抵抗病毒感染。

        • 新型穩定有機化合物室溫下成功合成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近日,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在室溫下成功分離和表征了一種新型、高反應性的有機化合物。這是有機化學領域的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雜志上。

        • 科學家破解特殊DNA合成機制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近日,天津大學張雁教授聯合上海科技大學趙素文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趙慧敏(音譯)教授等,解析了一種特殊DNA的合成機制,并發現了這種特殊DNA遍布全球,大量能感

        • 我國對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實行整類列管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合成大麻素類物質的主要濫用方式是溶于電子煙油或噴涂于煙絲、花瓣等植物表面吸食,主要形態俗稱為“小樹枝”“電子煙油”“娜塔莎”等。

        • 科學家研制出非天然輔酶合成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宗保團隊在非天然輔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制出煙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給型微生物細胞,并成功用于構建

        • 雷達家族中什么叫逆合成孔徑雷達?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1日

          逆合成孔徑雷達,可以看作是把合成孔徑雷達,反過來:合成孔徑雷達,裝在一個運動的平臺上,探測固定目標;逆合成孔徑雷達,是用一部固定雷達,探測一個運動目標。兩者都是

        • 中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系統實現全國地表形變監測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15日

          2018-2019年中國中東部地區地表形變年平均形變速率圖。王超研究員介紹說,InSAR技術是通過利用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中的相位信號來獲取毫米級地表形變

        • 科特派定制服務 助閩南小縣“單項冠軍”加速崛起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如今,安泰公司加快布局全國三大生產制造基地,已為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綠色環保型材方案,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支架方案解決商之一。

        • 六部門獲悉:我國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 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8日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消息,為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各環節收費與管理,維護企業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 獲悉;銀保監會等部門今年規范信貸融資收費 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6日

          記者25日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為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各環節收費與管理,維護企業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