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團隊成功研發出被覆特殊復合蛋白的Fe3O4(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顆粒,它能很好解決痰液中肺癌細胞收集難的問題。實驗數據表明,用這種磁性納米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9日
2017年8月17日,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首次發現雙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了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6日
掃描輻射計進入預研階段,龔惠興受命出任掃描輻射計研制組副組長,負責技術攻關,目標是瞄準當時美國新發射氣象衛星使用的48轉 分鐘掃描輻射計。面對“風云突變”,主持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0日
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慧眼衛星最新觀測結果。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0日
一些科學家認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可能與銀河系內的磁星相關,但僅靠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無法最終確認。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0日
證認宇宙神秘天文現象快速射電暴(FRB)的一種起源是磁星——英國《自然·天文學》19日在線發表的中國“慧眼”衛星(HXMT)研究成果在國際天文學界引發轟動。
-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慧眼”衛星最新觀測結果證實,快速射電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發。“慧眼”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于2017年6月發射升空,目前已在軌穩定運行超過3年半,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這次對該磁星和快速射電暴的觀測,也體現了慧眼衛星作為空間天文臺的強大科學能力。自2017年6月15日發射升空以來,慧眼衛星已在軌穩定運行超過3年半,并在黑洞、中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論文第一作者、武漢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博士游貝表示,在此期間,“慧眼”衛星對這個天體的爆發進行了高頻次的觀測。這項研究最終表明,冕趨向黑洞收縮的同時,也以相對論速度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期MAXI J1820+070的X射線時變分析顯示,當X射線輻射流強逐漸下降時,冕的幾何尺度趨向黑洞收縮,即尺度在減小。這項研究最終表明,冕趨向黑洞收縮的同時,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無人駕駛進入汽車領域以來,一直無法消除汽車上安裝輔助系統對道路障礙的識別盲區。” 在平行駕駛中,視覺感知作為基礎環節,處于智能駕駛車輛與外界環境信息交互的關鍵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0日
雙方將合力開展技術研究與應用,實現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快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2日
“慧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于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2日
仰望星空,人類經歷了從只用眼睛觀測,到使用先進科學儀器的過程。觀測工具的大飛躍,讓我們不斷認識宇宙,感知無限的空間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