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他建議,要精準評估我國居民存在的膳食營養問題和健康狀況,用營養理念指導健康轉型著力點,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要用科學“加”來提升食品的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6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北京今年將優化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連通性和安全性,確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青藏高海拔多年凍土高速公路建養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成果在這條“三高”公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應用“青藏高海拔多年凍土高速公路建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在光伏自動化封裝生產線的翻轉檢查單元,金辰的研發團隊曾為優化180度翻轉設備晝夜奮戰。立足新疆,放眼西北內陸地區,哈密中車仍將專注于風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這是我第一次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而且還是跨學科的項目。但在申請的過程中,從預申報、正式申報,到答辯和任務書填報,整個過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據21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的一項研究,由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領導的國際團隊使用先進3D打印技術制造了磁性雙螺旋,就像DNA的雙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本屆論壇以“科技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銅陵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銅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解決“蛋白質折疊問題”的方法。這是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挑戰,難倒了幾代科學家。但現在,人工智能(AI)解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5日
數據安全是以數據為中心,圍繞著數據全生命周期進行建設以提高企業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記者23日從科技部獲悉,日前,科技部發布2020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由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負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具體承擔。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3日
由于HIV-1衣殼的亞穩態特性,分離出適合于高分辨率結構分析的完整天然衣殼的數量和濃度,一直具有挑戰性。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5日
北京譜儀III國際合作組對中子的類時電磁形狀因子進行測量,不僅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問題,還觀測到了中子電磁形狀因子隨質心能量變化的周期性振蕩結構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5日
為了找到可以形成復合物的蛋白質,研究團隊首先將所有6000種酵母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與2026種其他真菌、4325種其他真核生物的氨基酸序列進行比較。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世界氣象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項目進入主體結構施工 彭初 攝 世界氣象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項目位于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定位打造“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灣區特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蘇、安徽、江西、重慶、山東、上海11個省份同比增速跑贏或持平于全國9 8%的增速。東部地區恢復勢頭向好,海南同比增長12 8%,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孫楨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當前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能源安全這些艱巨的任務,調整能源結構仍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相互鎖定的螺旋三角形組裝在六聚體核心的頂部,以展開一個由六個球狀底物結合域組成的網。該研究成果為理解Lon和其他具有類似活性的AAA+蛋白酶的結構機制提供了一個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這一技術體系由三一筑工和山東萬斯達聯合研發,共獲得專利授權150余項。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1日
玉米由大芻草直接馴化而來,在玉蜀黍屬外圍,親緣關系最近的是摩擦禾屬,但二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近日,在《交叉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描述了來自美國西部寒武紀中期的兩種新的櫛水母化石,其中一種化石保留了神經系統,揭示了櫛水母的神經和感覺特征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形如米粒般大小的幾塊毫不起眼的黑色石頭,以及一小點黑色粉末,此刻被研究人員珍藏在3個透明小瓶子里,放進實驗室的手套箱內,手套箱內充滿氮氣,保護小石頭和粉末不被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據悉,團隊計劃接下來使用這項新技術精簡硅量子處理器的設計。看,構建一臺全尺度量子計算機的主要障礙有望被破除了!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6日
月球形成的真相是什么?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開研究,是否可以找到月壤的特殊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帶著這些疑問,廣州地化所的研究團隊將開啟月壤研究之旅。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5日
鋼結構住宅優勢很多,突出表現在工業化水平高、抗震性能好、空間靈活可變、重量輕、施工方便等方面。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4日
距今約5500—5000年的中國河南滎陽青臺遺址古代人群線粒體全基因組研究表明,青臺人群具有高度多樣性的線粒體單倍型,許多單倍型在現代漢族人群中仍然保留。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中部的廣東東莞,就有一個這樣的“超級顯微鏡”——中國散裂中子源。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顧萬發、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海兵合作,完成了距今約5500~5000年的河南滎陽青臺遺址古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食物損耗和浪費嚴重,超過12%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質被損耗。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4日
最近,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以及德國、荷蘭的合作研究者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攜帶的基因突變在逃避免疫中如何發揮作用的關鍵細節。研究發現,所有突變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在上海光源運行開放前的十幾年間,國內裝置解析的蛋白質晶體結構只有99個,上海光源運行開放十年后,通過L17U解析的蛋白質晶體結構數達到了3598個,成為全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