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據張增艷研究員介紹,由壞死性真菌病原菌禾谷絲核菌引起的小麥紋枯病是小麥的一種嚴重病害。目前,關于小麥抗紋枯病反應的分子機制研究還不夠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杰團隊揭示了K63-polyUb介導的MDA5-MAVS抗病毒信號通路組裝程序與激活機制。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據了解,我國現有百合品種若干,但普遍存在產量低、抗性弱、加工利用不充分等問題。為此,團隊聯合開展了百合早熟抗病品種選育及產后加工技術研究,選育了高產、早熟、抗病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7月28日,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在南京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南京當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目迅速上升,已超百例,中高風險地區也超過30個,說明南京疫情防控形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7日
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英國劍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帶頭,開發出新的人造細菌,可以完全抵抗病毒感染。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據劉文德研究員介紹,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是水稻的重大病害,常年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鑒定和利用抗病基因是生產上防控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最為經濟、有效和環保的策略。團隊前期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5月7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川育29”示范田在四川綿陽驗收。“‘川育29’聚合了4個抗條銹病基因,抗性至少能保持在3至5年以上,改變了過去其他抗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6日
與此同時,論文作者通過鑒定免疫反應抑制機制的實驗發現了一個信號通路,該通路負責抑制重癥病人體內干擾素誘導的基因表達。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5日
我們穿的衣服每天都暴露在充滿病毒和細菌的環境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成為染病的介質。記者24日從蘇州大學獲悉,一種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經多次洗滌后效果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9日
法匹拉韋是一種抗流感藥物;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通常聯合使用,是治療艾滋病的常用藥物。據公報介紹,英國此前開展的一項試驗顯示,對已需入院治療的新冠病患,僅使用洛匹那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0日
該工作研究了植物分生組織存在的廣譜抗病毒免疫活性,第一次發現在病毒抗性和分生組織維持基因之間存在如此精確的分子連接。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9日
和人類一樣,植物感染病毒也會生病。美術設計:陳磊 梁琰 該工作研究了植物分生組織存在的廣譜抗病毒免疫活性,第一次發現在病毒抗性和分生組織維持基因之間存在如此精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7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相關優勢單位獲得全球首例抗三種重大疫病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