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制,關于科學家研制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米云母復合膜。這種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獨特的仿生設計,其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吳蘭)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珍珠母結構的啟發,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米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最純的砷化鎵樣品,圖片展示了樣品在相對較弱的磁場下的奇異效應。圖片來源:普林斯頓大學 本報訊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研制出世界上最純凈的砷化鎵樣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碳以多種形式存在于地球,天然碳材料“剛而不柔”,優點是輕、硬、耐高溫,缺點是脆。俞書宏介紹,近期他們用雙向冰模板技術,構筑出一種由“微拱結構”堆疊成的多孔碳材料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碳彈簧”,并用它研制出新型磁性和振動傳感器,前者可探測到0 4毫特斯拉的微小磁場,后者可檢測每秒1000次、振幅0 5%的高頻微小振動,包括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轉光薄膜是“光學農業”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大棚轉光農膜的構建,需要有良好耐候性、優異轉光特性的農膜轉光劑,其中碳點類發光材料由于其優良的光學性能、水溶性及低生物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8日
近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梅永豐課題組原創性地合成了一種具有動態疏水特征的新型水凝膠智能材料。該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可動態調節潤濕特性的水凝膠材料,賦予其新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宗保團隊在非天然輔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制出煙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給型微生物細胞,并成功用于構建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9日
充電速度慢、續航里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黑磷是白磷的同素異形體,特殊的層狀結構賦予它很強的離子傳導能力和理論上很高的電荷容量,是極具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