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關于科學技術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24日
實驗結果顯示,通過刮涂法制備出的天藍光鈣鈦礦LED面積可達28平方厘米,外量子效率達10 3%,發光均勻性和亮度表現優異。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1月19日,全球最大規模的超算競賽2022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22)啟動會在北京、合肥兩地及線上同步舉行。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在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1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10位專家對2021年度食品安全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7日
雙方將聯袂打造集廣播電視科普節目、紀錄片、動畫片、科普“新視聽”品牌活動、科普“新視聽”科學家顧問團等形式的重點項目。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聚變能具有燃料豐富、清潔、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優點,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最有希望的途徑,被認為是人類的終極能源。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9日
從產業經濟角度揭示了產業鏈發展演變的邏輯機理,為國家和區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市場理論和實踐指導。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4日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王大中:我們的創新必須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原創,過程可能是艱苦的,這是必由之路。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王大中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5日
空天科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揭牌成立 中新網重慶10月25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5日從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獲悉,空天科學技術教育部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6日
9月25日,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功舉辦了主題為自主創新、攻堅克難、重塑價值鏈、共創智能網聯新局面的2021中國(深圳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4日
科學技術史要做“有意義”的研究,不僅要發掘新史料,還要通過史料揭示規律、明白道理、指導當今。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4日
11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活動在北京西郊賓館開幕。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6日
10月24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29屆頒獎大會暨第十屆橋梁與隧道工程技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6日
事實上,創新始終是海信的主場,近10年來,海信獲得的5項國家科技獎。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9日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采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13位科學家為青少年錄制了寄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9日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采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13位科學家為青少年錄制了寄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8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腦功能與腦疾病重點實驗室薛天課題組,首次描述了介導夜間異常光誘發抑郁樣表型的神經環路結構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