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關于科研人員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1月03日
記者從南京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聯合團隊發現了一個有抗抑郁作用的新靶點,并合成了先導化合物,相關成果近日由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27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超重核與核結構室研究員甘再國課題組,與合作者合成了新核素錒-204。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27日
我國科研人員通過深地實驗揭示了古老恒星鈣元素的起源問題。文章第一作者是北京師范大學張立勇副教授,第一通訊作者是北京師范大學何建軍教授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4日
《科學》雜志新聞欄目近日報道李家堂研究團隊的溫泉蛇系列研究成果。中國科研人員結合野外調查和文獻調研,整理了高原地熱資源以及溫泉蛇的分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08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個個新地標見證了新時代10年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28日
(楊家鑫江珊馬芙蓉)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該園胡光萬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KewBulletin》上發表了蘭科植物一新種:雅江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22日
中國科研人員揭示全球尺度上葉片含水量和環境溫度對葉片影響。植物葉片功能性狀與植物碳獲取、水分傳遞、養分循環等重要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全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22日
前不久,科技部、中央宣傳部等二十二部門印發了《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增加了買賣實驗研究數據、無實質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23日
忙課題研究,與學生開線上組會,指導學生做文獻綜述……去年剛剛博士畢業,武恩秀直接拿到了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副研究員的職稱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9日
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氣象部門的科研人員在新疆境內昆侖山脈海拔5200米的獨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傳輸自動站。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7日
科研人員揭示東亞亞熱帶地區洞穴生物遷入規律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張泉)我國科研人員揭示了東亞亞熱帶地區洞穴生物的遷入規律,并解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9日
月8日,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9日
日前,江西省萍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檢驗操作。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3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孫林峰團隊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參與生長素“搬運”的PIN1蛋白的三維結構和工作機制。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3日
文章主要作者、英國劍橋大學學者盧克·肯普表示,即便人類只有1%的可能會面臨全球性災難,那這個1%的可能性還是太高了。肯普說,災難性的氣候
-
發表時間:2022年04月18日
在先后實施了“完善科研經費管理19條”“松綁+激勵20條”“包干制”等三輪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后,山東在對科研人員放權賦能的道路上繼續“加碼”。
-
發表時間:2022年04月01日
3月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先進儲能材料與技術研究組在武建飛研究員的帶領下,近期在高電壓電解液體系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5日
光明日報天津3月14日電(記者劉茜、陳建強通訊員喬仁銘)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間的規律與特性,是長期以來化學學科最重要的基礎知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0日
“比如有的科研人員喜歡在最薄的地方釘釘子,因為在這些地方,釘子容易打穿,容易出成果。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7日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看來,這種夸大式的宣傳報道是一種浮躁的現象,與科研工作本應具有的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氛圍是不匹配的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7日
相關部門還可以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科研院所、科普機構和短視頻平臺達成合作,讓專業“智囊團”為科普內容進行把關。其實,做科普,也未必一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4日
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西爾維亞·西爾維拉、丹尼爾·基爾茨科夫斯基等人開發了一種共焦延時成像方法,對擬南芥的雄蕊的發育進行全面的定量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24日
記者24日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與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首次采用高精度鈾系測年技術確定位于金沙江中段的虎跳峽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11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確認在云南高黎貢山發現一昆蟲新種楊氏胡蜂(蟲旁加扇)。該新物種的發現,表明云南特別是高黎貢山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10日
桑樹是重要的生態和經濟樹種。大量研究表明,染色體的融合斷裂是造成兩套染色體基數分化的原因,課題組據此提出了“桑樹染色體斷裂-融合循環”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24日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油桃果實表皮不長毛的奧秘。由于果實表皮蠟質合成可有效防止果實水分散發,研究結果為改良桃果實耐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2021年12月16日,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重大專項及揭榜掛帥項目階段檢查(年度驗收)會議上,鉆采工藝研究院專家張子明率隊研發的水平井低成本體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該研究解析了植物中獨特的雙鏈RNA合成機制,是分子生物學和植物科學基礎前沿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這是我第一次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而且還是跨學科的項目。但在申請的過程中,從預申報、正式申報,到答辯和任務書填報,整個過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參考消息》9日登載英國《衛報》網站報道《科學家發現更難追蹤的“隱形版”奧密克戎毒株》。“隱形版”變種發生的許多變異與普通奧密克戎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