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關于科研團隊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2月16日
2022年“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于15日揭曉。“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發起于2013年,現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是可持續發展領域最具
-
發表時間:2022年12月09日
動物細胞也可能擁有和植物一樣的光合作用,逆轉細胞退變衰老的“時光之門”被敲開。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25日
(詹玥吳蘭)記者25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吳躍進研究員課題組在水稻秸稈能源化利用的生物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科研團隊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14日
遙感探測發現月表普遍存在水(OH H2O),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樣品分析證據,月表水的成因和分布一直存在爭議。”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06日
茂名女孩張小慧畢業后選擇跨專業當科研助理,加入了廣東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3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孫林峰團隊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參與生長素“搬運”的PIN1蛋白的三維結構和工作機制。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15日
(采訪對象供圖) 規范場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在粒子物理學、宇宙學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科學》雜志審稿人認為該研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12日
“簡單來說,低強度的聲音通過抑制聽皮層神經元的投射,進一步抑制了大腦中負責‘產生痛感’區域的活躍度,使小鼠的痛感減輕。”周文杰說,小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08日
7月7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國際期刊《細胞》子刊《細胞通訊》5日在線發表該院劉冰 王亞文教授團隊在噬菌體抑菌領域的最新
-
發表時間:2022年04月18日
在先后實施了“完善科研經費管理19條”“松綁+激勵20條”“包干制”等三輪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后,山東在對科研人員放權賦能的道路上繼續“加碼”。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0日
“比如有的科研人員喜歡在最薄的地方釘釘子,因為在這些地方,釘子容易打穿,容易出成果。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7日
相關部門還可以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科研院所、科普機構和短視頻平臺達成合作,讓專業“智囊團”為科普內容進行把關。其實,做科普,也未必一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8日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團隊在東北遼西朝陽地區一具1 25億年前的尾羽龍恐龍骨骼化石中,最新研究發現一組特異埋藏保存完好的軟骨細胞,包括一些健康狀態下“化石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2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曲樂慶團隊發現,OsFes1C是OsBiP1的核苷酸交換因子,過量表達或抑制表達OsFes1C水稻植株對內質網脅迫更敏感,且生長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3日
這一成果,由山東大學“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攀登團隊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等國際團隊共同取得。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目前,“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與智能調控技術(HORR系統)”已全面進入工業化試運行階段。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南非衛生部長穆凱茲和南非高等教育和科學創新部長恩齊曼迪3日在開普敦聯合召開虛擬媒體吹風會。恩齊曼迪透露,科研人員通過試驗發現,在南非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間,
-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0日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月9日發布消息說,該院張兵研究員團隊近日發布全球首套湖庫遙感水色指數科學數據集,反映出全球范圍千余個大型湖庫在過去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03日
納米孔道中的離子傳輸對能量存儲和轉換應用至關重要,如質子和鋰離子傳導膜分別是燃料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他們還發現Cd0 85PS3Li0 3和Mn0 77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0日
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近日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德國團隊指出,如果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2℃,北半球中緯度的熱浪、干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