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馬鬃山地區發現珍貴恐龍幼體化石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記者從內蒙古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馬鬃山地區進行白堊紀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目前已確定10個古生物化石采集點,其中發現了較為完

        •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1.25億年前恐龍軟骨細胞或存有機分子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8日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團隊在東北遼西朝陽地區一具1 25億年前的尾羽龍恐龍骨骼化石中,最新研究發現一組特異埋藏保存完好的軟骨細胞,包括一些健康狀態下“化石化

        • 恐龍滅絕后哺乳動物快速多樣化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恐龍滅絕后的頭幾十萬年里,北美西部內陸的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相對較低,但在大分水嶺盆地發現的三個新物種表明,恐龍滅絕后物種迅速多樣化。

        • 新疆哈密翼龍動物群首次發現大型恐龍化石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此次有關中國絲路巨龍和新疆哈密巨龍的研究增加了哈密翼龍動物群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加了我國早白堊世蜥腳類恐龍的多樣性。

        • 鯊魚無恙 恐龍遭殃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3日

          來自瑞典南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盆地的白堊紀晚期鯊魚的牙齒。科學家發現,鯊魚牙齒的多樣性在白堊紀—古近紀界線之前就已經在下降了,但在大規模滅絕事件期間卻保持相對穩定

        • 恐龍“殺手”或來自小行星帶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0日

          奇怪的是,雖然碳質球粒隕石在許多接近地球的天體中很常見,但至今沒有一個的大小接近造就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撞擊物。

        • 群眾主動上交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竟與恐龍同時代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3日

          凹甲陸龜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棲于熱帶和亞熱帶的山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年來,擁有近百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的河口縣多措并舉開展

        • 恐龍之鄉”云南祿豐現完整度超70%恐龍化石 已發掘完畢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4日

          記者22日從云南省祿豐市恐龍化石保護研究中心獲悉,該市發現一具保存完整度超70%的恐龍化石。祿豐市位于云南省中部,1938年,該地因出土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而蜚聲

        • 化石研究確認澳大利亞全新恐龍品種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4日

          這種恐龍活著的時候站立時臀部高度約為5米至6 5米,其口鼻部至尾巴末端的長度可達25米至30米。

        • 1億年前的9個腳印 “暴露”恐龍移動速度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3日

          距今約1億年前,晚白堊世早期,一只恐龍生活在炎熱潮濕、植被茂盛的水網地帶。它踩出的一串9個腳印,化作了珍貴的恐龍足跡化石。

        • 早侏羅世,這只恐龍寶寶因何夭折?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3日

          在距今約2億年的我國云南祿豐縣早侏羅世地層中,科學家發現了一具溺亡的3歲蜥腳型類恐龍化石。云南祿豐是我國恐龍化石發現最多的地區之一,當地發現的早侏羅世恐龍也成為

        • 1億年前恐龍留下一串腳印,科學家測出了它的時速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6日

          距今約1億年前,晚白堊世早期,一只恐龍生活在炎熱潮濕、植被茂盛的水網地帶。金幸生團隊2019年在浙江義烏發現了這片化石,其足跡與四川伶盜龍足跡相吻合。

        • 科學家新發現身披盔甲的“挖土”恐龍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8日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近期發表的一項古生物學研究,新發掘的一只甲龍的骨骼遺骸顯示,甲龍科恐龍可能曾掌握了挖土的本領。

        • 恐龍時代“臭大姐”竟然長巨角 我國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昆蟲新物種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2日

          封存著億萬年前“臭大姐”的一枚琥珀,20日在北京石探記博物館亮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睿博士介紹,這枚琥珀來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形成年代為大約9900萬

        • 科研人員破解豆科植物在“恐龍大滅絕”時期幸存“密碼”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2日

          (記者 胡遠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參與的研究團隊在豆科系統發育基因組學和根瘤菌固氮共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破解豆科植物在“

        • 新發現證實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1日

          20世紀90年代,隨著墨西哥灣下125英里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發現,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假說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 唯一化石揭秘恐龍如何“談戀愛”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2日

          對現存唯一恐龍泄殖腔化石的重建可能有助于闡明這種史前動物是如何交配的。泄殖腔是許多動物身上的一個“萬能”開口,能用來交配、產卵、排尿和排便等,包括蜥蜴、海龜和鳥

        • 巴西研究人員在恐龍化石中發現寄生蟲化石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2日

          巴西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白堊紀研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一種血液寄生蟲的微小化石。

        • 恐龍同時代的鱷蜥是怎么熬過了生物大滅絕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22日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于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