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億年前最早“采花賊”到底是誰?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大多數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通過昆蟲進行傳粉,昆蟲傳粉也被認為是白堊紀中期(距今約1億年)被子植物大暴發的一個關鍵因素。那么,昆蟲的授粉

        • 大數據分析表明昆蟲多樣性與碳排放密切關聯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目前人為的全球變暖與毀林事件導致森林昆蟲多樣性不斷下降,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通過建立全球甲蟲化石形態數據庫,深入

        • 昆蟲吃老枯木,放多少碳?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6日

          揭示昆蟲對枯木碳排放貢獻及這種貢獻的地理分布格局對了解全球碳循環,以及預測全球變化背景下的枯木碳釋放具有重要意義。

        • 昆蟲當中介 植物病毒實現高效傳播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介體昆蟲的高效傳毒是導致病害暴發流行的關鍵,而突破中腸是病毒進入昆蟲體內第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屏障。

        • 金秋野外游玩當心昆蟲過敏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0日

          隨著立秋后天氣逐漸干爽,去野外秋游、采摘的人越來越多。而蜜蜂、胡蜂、螞蟻叮咬可引發嚴重過敏反應,不但發作急驟,通常在數分鐘內患者還會出現全身潮紅、皮疹、呼吸困難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昆蟲糞便化石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4日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約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中發現兩枚由大量花粉組成的昆蟲糞便化石。在糞便化石附近,還有身上沾著花

        • 恐龍時代“臭大姐”竟然長巨角 我國科學家發現億年前昆蟲新物種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2日

          封存著億萬年前“臭大姐”的一枚琥珀,20日在北京石探記博物館亮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睿博士介紹,這枚琥珀來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形成年代為大約9900萬

        • 蔡晨陽:給昆蟲寫“家譜”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蔡晨陽在展示侏羅紀中期道虎溝生物群中的眼甲化石 本報記者 金鳳攝   “全世界有那么多種的昆蟲,它們分布在很多地方。在發現澳洲蕈甲這種昆蟲與蘇鐵相伴相生后,蔡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