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隨著光解水效率進一步提高和成本進一步降低,氫能時代將加速到來,人類也將還地球以綠水青山。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通過仔細研究,王智鑫發現,光在激光器的腔體中傳播時,其實一直被束縛在一個比較狹小的“管道”(波導)里。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日前,俄羅斯莫斯科大學舉行了“大學量子網絡”啟動儀式。ViPNetQSS為量子加密系統,執行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為星型拓撲結構,用于生成量子密鑰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10月25日,著名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刊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關于量子計算的兩大成果。這一系列成果使我國成為目前國際上唯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22個項目上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美國計算機巨頭IBM近日宣布研制出一臺能運行127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鷹”,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此前曾推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沃倫·安德森在1973年首次提出一種新物質狀態——量子自旋液體。其不同性質在高溫超導和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5日
量子糾纏是量子信息過程的核心資源。如何在實驗上制備和檢測量子糾纏,是量子信息領域的基本任務。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幾十年前,科學家預言存在一種奇異的量子效應——泡利阻塞,即如果一團氣體變得足夠冷且足夠致密,它就能隱形。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微波測量技術是雷達、通信、偵察、電子對抗等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是穿透電磁迷霧、讓電磁戰場更加透明的重要手段,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有力支撐。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長期瞄準超導量子計算領域,于今年5月構建了當時國際上量子比特數目最多的62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并實現了可編程的二維量子行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66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根據現已正式發表的最優經典算法理論,“九章二號”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的24次方倍。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6日
2020年,潘建偉團隊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問題的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6日
近期,潘建偉團隊采用全新的倒裝焊3D封裝工藝,解決了大規模比特集成問題,成功研制出“祖沖之二號”。2019年和2020年,美國和中國相繼推出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奧地利等國科學家合作,在高噪聲環境下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通信。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4日
1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等人合作,在高噪聲環境下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通信。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3日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領域最重要的應用之一。理論研究表明,相比二維體系,高維量子體系在信道容量和抗噪聲能力上均具有明顯優勢,然而要在實驗上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通信仍然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新型顯示團隊與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相關團隊合作,開發出高性能鈣鈦礦量子點并成功應用于發光二極管。研究人員利用高價金屬鎵離子對全無機鈣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金膜上二維材料中的自旋量子位。2019年,科學家在二維材料(六方氮化硼)中發現了被稱為量子位的自旋缺陷,這可以放大超薄量子傳感的場。針對相關挑戰,美國普渡大學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張俊 張夢怡)記者2日從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悉,中國首個量子計算產業園即將在合肥正式開建。據本源量子總經理張輝介紹,量子計算產業園的一期項目將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0日
華東師范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海斌教授課題組在光學腔內超冷簡并費米氣體超輻射量子相變的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創造了100納米厚(厚度僅為人頭發絲的千分之一)的液態水射流,并用紅外激光使水分子振動。楊杰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利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實際上,早在2017年,曾毅團隊就開始類腦量子智能的研究,他們相信,將量子理論融入類腦智能的研究會給傳統的人工智能模型帶來新的能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近日,奧地利和德國科學家合作,首次在偶極量子氣體中實現二維超固體。超固體是物質的矛盾相,它既有晶體態中原子規則排布的特征,又可以像超流體一樣無摩擦流動。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我國3家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找到了一種可同時提高量子操控速度和精度的方案,為量子計算機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提高量子邏輯門操作的精度和速度一直是量子計算機研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據悉,團隊計劃接下來使用這項新技術精簡硅量子處理器的設計。看,構建一臺全尺度量子計算機的主要障礙有望被破除了!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6日
這項研究發展的技術,可以很自然地推廣到其他固態自旋體系,對于固態體系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的發展都具有基礎性的推動作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2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基于離子阱系統尋找黎曼函數零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1日
在實現拓撲量子計算的過程中,馬約拉納零模的實驗制備一直是研究熱點,但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實驗能明確驗證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