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5日
開發高聚合活性、高共聚能力的烯烴聚合催化劑,制備聚烯烴彈性體材料,是推動我國高端聚烯烴行業進入新階段的必由之路。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記者11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珍珠母“磚—泥”層狀結構的啟發,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受天然珍珠母“磚-泥”層狀結構啟發,近期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吳蘭)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珍珠母結構的啟發,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米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8日
當實驗和理論計算出來的數據不一樣,是否意味著物理學錯了?經典力學原來不是萬能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深層頁巖氣井埋深更大(3500~5000米)、地層溫壓更高,儲層改造面臨一系列挑戰。深部頁巖儲層力學特性表征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但尚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記者9月7日從常州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學工程與健康科學研究院院長鄧林紅教授團隊,成功設計并制備了一種高靈敏性的微弦力學傳感器。這標志著我國在對超軟細胞微組織生物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以創新技術+權威內容的合作形式,開啟了教育軟硬件一體化的新探索。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記者 孫自法)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因病于8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鄭哲敏先生198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移動星群的研究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高精度的模擬和精確的化學豐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它們的形成以及演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5日
作為新一代的詞典筆,優學派詞典筆P6特別標配了一顆“學習智能眼”,以此克服了傳統詞典筆受掃描筆頭尺寸限制。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5日
4月23日至26日,第十六屆全國實驗力學大會暨重大裝備實驗與測試技術論壇在浙江嘉興舉辦,來自全國實驗力學領域近千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交流實驗力學最新進展,共商實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9日
8日發布的一份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年度榜單顯示,盡管美國學者入選人數依然有著壓倒性優勢,但中美差距有所縮小。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波蘭華沙大學亞歷山大·斯特雷佐夫等人合作,對復數這種量子資源進行深入研究,驗證了復數在量子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8日
那個戴著黑框眼鏡、身形瘦削的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反應堆工程技術研究部(以下簡稱堆工部)運行所所長王玉林,停下了匆匆步伐。很多時候,中國先進研究堆開堆和試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02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陸全明、王榮生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盧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歐美科研機構,在地球磁尾磁場重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9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團隊,在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超冷四原子反應的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