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目前,全旗水稻種植面積達到90萬畝以上,年產綠色優質大米達30萬噸,品質、品牌得到了顯著提升,初步實現了全程數字化。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記者從內蒙古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馬鬃山地區進行白堊紀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目前已確定10個古生物化石采集點,其中發現了較為完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0日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森林公安局獲悉,一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獵隼受傷,該局成功救治。10月18日,扎魯特旗公安局森林公安局罕山林場派出所民警在巡邏途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0日
黃河從寧蒙界都思兔河口流入內蒙古自治區,穿行于庫布其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之間,一路向北。內蒙古黃河流域7個盟市荒漠化土地面積5 49億畝,占內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積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9日
目前,全縣優質苜蓿草種植面積1 5萬畝,燕麥種植面積近1 2萬畝,優質牧草年產量達1 5萬多噸;玉米種植面積65萬畝,其中青飼玉米收儲面積達16萬畝,青貯產量達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近日,河北省沽源縣警方破獲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解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蒙古百靈80只。警方將蒙古百靈移交至張家口市康保縣遺鷗保護協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16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國家級野生梭梭林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拍攝到狼、猞猁以及成群的北山羊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了解,保護區工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7日
太湖及周邊河網、江蘇里下河區共有25個水文站水位超警,超警幅度為0 03到0 48米。太湖水位4 14米,超過警戒水位0 34米,周邊河網及江蘇里下河地區共有1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2020年內蒙古糧食產量達到732 8億斤,實現“17連豐”。據內蒙古農牧業廳二級巡視員王雨鋒介紹,2020年,內蒙古糧食產量達到732 8億斤,連續3年糧食總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1日
中國加速“碳達峰”,內蒙古等高耗能、高碳排的省份成了達峰最難啃的“骨頭”。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9日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種類最豐富的植物大類群,在現今陸地生態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都是演化生物學中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8日
由于受到蒙古國沙源地大范圍沙塵天氣影響,中國北方大部分城市陸續揚沙、浮塵以及沙塵暴天氣,并伴隨大風加陣雨,三種不利的天氣疊加,為民眾出行帶來很大不便。據遼寧省氣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6日
受冷空氣影響,華北、黃淮、東北地區等地氣溫將下降4~8℃,內蒙古中部局地降溫10℃以上。此次過程中,華北等局地可能出現極端大風天氣,內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地區公眾需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8日
該項目的實施將填補世界極寒地區礦山設備無人化運行空白和國內露天礦無人駕駛技術領域多項空白,提高設備生產效率。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9日
據悉,中國移動“5G+云考場”已經在全國300余學校和單位得到應用,累計服務考生超過160萬次。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9日
近日,《科學報告》期刊報道了對蒙古國西部早白堊世查干察布組螺旋狀糞便化石的研究, 這是該地首次發表的糞便化石記錄。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Pa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2日
新華社烏蘭巴托4月2日電 專訪:氣候變化和荒漠化是蒙古國沙塵暴多發的“元兇”——訪蒙古國自然環境和旅游部官員恩赫巴特 恩赫巴特強調,防治荒漠化,減少土地退化和沙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2日
指數量化評估了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是國內綜合評價糧食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數。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全篇共提及“智慧廣電”“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智慧健康養老”“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電廠”“煤礦智能化”“智能工廠”“智慧旅游景區”等關鍵詞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2日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員、陳建業博士最新在內蒙古研究發現一件約2 5億年前的爬行型類不完整骨架化石,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8日
“圓夢工程”全國青少年科普公益課堂天文科普公益項目助力青少年圓夢星空、扶智立志。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8日
獨具特色的小院、寬敞明亮的瓦房、先進的檢測設備……如果不是“衛生室”的招牌提醒,沒人會認為這里是一處鄉村衛生室。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30日
看著蘇計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王文林有了一份真正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做好脫貧工作的信心,王文林堅信,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幸福生活的起點。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7日
記者15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今年內蒙古安排專項資金2 48億元,對12 2萬畝鹽堿化耕地進行改良試點,探索可推廣、可復制的鹽堿地改良模式。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2日
我熱愛母語,我認為母語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我一定要盡全力傳承好民族文化。11日,不善言辭的那布查如是表達。那布查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18日
為夯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基礎工作,提升投資者保護的廣度和深度,內蒙古證監局聯合自治區相關職能部門,以515為契機聯合開展主題豐
-
發表時間:2020年04月22日
圖為武安州遼代白塔上的一道寬縫(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安路蒙 攝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約有1000年歷史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武安州
-
發表時間:2020年04月22日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文物局21日對外消息指,近日,該盟新發現11處烽燧遺址,加上前期調查時發現的3處漢代烽燧,該盟共發現14處烽燧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