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未來通過AR眼鏡,我們便能完成線上購物、遠程上課、近眼視屏對話等。《虛擬(增強)現實白皮書》顯示,微軟等多家AR行業巨頭采用了光波導的一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聚變能具有燃料豐富、清潔、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優點,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最有希望的途徑,被認為是人類的終極能源。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沃倫·安德森在1973年首次提出一種新物質狀態——量子自旋液體。其不同性質在高溫超導和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冬奧高精度天氣預報系統在今年2月“相約北京”冬奧雪上項目測試活動以及當前的冬奧測試活動期間接受了實戰檢驗。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平衡態的超輻射相變自從上世紀70年代初被理論預言以來,一直是統計物理和電動力學重要的研究課題,而且為量子信息科學提供了關鍵的量子資源。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近日,有國際科學團隊發布了名為“Uchuu”的“虛擬宇宙”。如今的“Uchuu”項目,借助超級計算機“富岳”和ATERUI II,模擬規模高達2 1萬億個粒子,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2日
科學家預測,赫波信號伴隨一個微小的擴散尾流,攜帶著噴注粒子在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內部崎嶇的軌跡信息。一旦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中的擴散尾流被定位,人們就可以將其信號與背景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日本、西班牙、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智利、法國和意大利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天文超級計算機ATERU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將來,這種模擬細胞還能用于藥物輸送,因為它們在被激活時可以釋放出預先加載的物質。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研究人員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生物圈2號的加壓密封溫室里開展新實驗。據《科學》報道,今年晚些時候,SAM將作為世界最新的火星模擬場所全面投入使用,它將模擬火星環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論文通訊作者、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的童志前和同事通過對8只成年小鼠進行2周的后肢懸吊,借此模擬微重力的環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記者7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趙純教授帶領的大氣環境數值模擬實驗室,利用全球變分辨率大氣模式(MPAS-Atmosphere)對華東地區梅雨降水日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6月23日,我國首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大科學裝置在北京懷柔科學城落成啟用。該模擬裝置的“區域高精度環境模擬系統”將顯著提升我國應對環境問題的能力,使我國防災減災水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地球上氣態的空氣、液態的江河湖海、固態的山石冰雪、不斷演化的生命體……這些紛繁萬物都可以被科學家裝進“數值實驗室”,用來模擬地球的現狀,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長江模擬器的建成,將為流域水災害預警、流域水環境水生態現狀評估、流域水資源和生態系統管理與調控提供有效科技手段,為流域長遠規劃、管理和應對提供科學依據。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9日
近日,天體物理學家開發了迄今為止最真實、分辨率最高的恒星形成3D模型。他們的成果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由數學驅動的視覺工具,當恒星在周圍出現時,觀察者仿佛置身于五顏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2日
近日,《國家科學評論》刊發了清華大學與合作團隊在該平臺支持下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碳中和背景下中國2015—2060年PM2 5空氣質量改善路徑》,首次定量揭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1日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9日發表的一項機器學習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稱:對匿名手機數據進行基于機器學習的分析,可以成功模擬并預報病毒性疾病——流感的傳播。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1日
第谷超新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之一。合作團隊對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系統的吸積過程進行了三維數值模擬,并對不同情況下產生的外流結構進行了研究。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30日
在民航飛行員培養訓練中,全動飛行模擬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飛行過程中的各類特殊情況都需要通過全動飛行模擬機來模擬實現。近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
-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22日
近日,有人工智能公司在國際機器學習大會上推出了一款基于圖形網絡的模擬器GNS,它可以真實地還原一個盒子中扔入一捧沙或倒入一杯水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