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4日
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上,由山東省農科院研發的“魯單510”曾經創出全株青貯每畝3778 5公斤的高產水平。如今,這一以“高產、耐密、抗病、抗倒”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山海環抱間,金黃稻浪層層疊疊。26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迎來晚稻測產。“1586 86公斤!”隨著雙季稻畝產結果公布,在湖南雙季稻畝產突破1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據袁隆平生前估算,根據我國的人均糧食消費情況,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500公斤,意味著一畝地雙季產出的稻米可以養活約5個人。在攻關雙季稻高產目標之外,崖州區(壩頭)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豐收大場面來啦!種玉米也要拼技術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9日
10月17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衡南縣開展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測得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同樣的品種,同一生態區,連續2年雙季畝產超過1500公斤,意味著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關目標實現了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所謂三千斤工程,是雙季稻區實施“早稻+晚稻”組合周年畝產總產量達3000斤的目標。采用的攻關品種,根據南方稻區不同生態區域條件,主要采用超級雜交早稻,以及通過秈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謝華安(左)在驗收會現場查看再生稻頭季生長情況。再生稻種植是一種資源節約型、高效型的稻作制度,有利于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稻田綜合復種指數,有效避開稻癭蚊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1日
近日,受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委托,瀘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組對瀘縣承擔的農業農村部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進行了中稻測產驗收。今年以來,瀘縣按照“攻單產、調結構、提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1004 83公斤!記者10日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駐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基地專家處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超優千號”超級雜交稻品種今年在三亞種植了50畝地進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6日
示范田玉米最高畝產達到1663 25公斤,打破現有1517 11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近日,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專家組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最終測產結果為畝產1134 6千克,實現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5日
近日,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專家組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最終測產結果為畝產1134 6千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