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技術靠創新 服務全球要領軍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4日

          以色列創新局10月發布《以色列氣候技術生態系統的聯合報告》,報告將以色列定位為氣候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希望將以色列轉變為全球氣候技術中心

        • 氣候技術靠創新 服務全球要領軍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以色列創新局10月發布《以色列氣候技術生態系統的聯合報告》,報告將以色列定位為氣候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希望將以色列轉變為全球氣候技術中心

        • 氣候變化威脅全球最大漁業收獲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秘魯鳳尾魚體形嬌小——與人類食指相當,但卻有很大的影響:它們是世界上單次漁獲量最高的魚類,有時甚至可達全球漁獲量的15%。通過對古代沉積

        • “拉尼娜”回來了,對我國氣候有什么影響?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通??梢猿掷m到來年的上半年。

        • 氣候變暖對小麥有影響嗎?科學家:麥蚜暴發為害增強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該研究進一步探究麥田升溫條件下小麥轉錄組結果,分析了小麥水楊酸和茉莉酸防御信號途徑相關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活性及表達情況。

        • 中國-俄勒岡州氣候變化與可持續性論壇在線舉行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由美國俄勒岡州中國理事會發起的中國-俄勒岡州氣候變化與可持續性論壇當地時間7日晚在線舉行。來自俄勒岡州友好省(市)州中國福建省、天津市

        • 后COP26:積極應對氣候危機 采取強有力全球行動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5日

          經各方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等核心問題達成共識,開啟了國際社會全面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征程。

        • 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11月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

        • 中美達成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11月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

        • 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塵暴隨氣候增暖而增多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近日,《環境研究通訊》刊發北京師范大學、韓國極地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學研究人員的合作成果。研究顯示,氣候增暖背景下第二種典型天氣型頻次顯著

        • 地球軌道變化可觸發氣候突變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個“史”不僅僅是人類文明演化歷史,更是漫長的地球自然變化史。

        • 澳研究:氣候變化使大堡礁珊瑚嚴重白化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6日

          珊瑚的色彩來自其體內的共生海藻。水溫升高或酸堿度變化時海藻會減少,珊瑚逐漸變成白色。如果環境無法恢復,珊瑚甚至會死亡。

        • 科普: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談什么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也被稱為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長達20多年的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隨著《京都

        • 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國家自主貢獻報告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生態環境部28日晚間消息,10月28日,中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家聯絡人向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措》和《中國本世紀中葉

        • 國務院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點贊庫布其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這是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庫布其第二次被載入政府文獻。

        • 古冰芯氣泡蘊藏百萬年前氣候秘密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6日

          在南極洲東部,年復一年堆積起來的冰層厚度超3千米,蘊藏著許多“秘密寶藏”,比如來自外太空的隕石、古代火山爆發產生的塵埃,以及神秘的冰下湖泊?!比毡緡O地研究所

        • 中國成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成效積極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1年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上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中國還通過切實履行環境公約義務,建設性參與并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

        •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顯著退化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發生了顯著退化,表現為地溫升高、活動層厚度增大、多年凍土層厚度變薄、長期被埋藏的地下冰緩慢融化。

        • 北京122天“超長汛期”下雨79場 氣候變化將有哪些影響?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今年北京“超長汛期”的雨量充沛不同尋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魏科表示,從氣象學看,雨水偏多必然伴隨著異常環流,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西風帶擾動持

        • 氣候模型顯示金星上從未有過海洋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金星是太陽系的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被視為地球的孿生兄弟,同樣主要由巖石物質組成,含有一些水,并有大氣層。

        • 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未減緩氣候變化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3日

          多個聯合國機構與合作伙伴近日發布最新報告說,新冠疫情并未減緩氣候變化,未來全球變暖趨勢仍將持續,世界已大大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的時間表。這份題為《20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影響加速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當地時間9月16日,世界氣象組織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并沒有減緩氣候變化,沒有跡象表明我們正在恢復“綠色增長”。根據最新發布的《2021團結在科學之中》報告,大氣中

        • 50年后地球什么樣?氣候學家這樣預測……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作為天氣預報的延伸,氣候模型考慮了更多的大氣、陸地和海洋條件,以便做出更長期的預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高級氣候顧問加文·A·施密特說,應該考慮氣候模型是否提供有

        • 新研究:氣候變化正促使動物“變形”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參考消息》10日刊登美國《科學日報》網站報道《氣候變暖正促使動物“變形”》。“變形并不意味著動物適應了氣候變化,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很‘好

        • 中國古建筑屋頂坡度“記載”千年氣候變化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日前,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符淙斌院士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葛全勝團隊合作,研究了歷史氣候變化對于古代先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以及古代先民對于歷史氣

        • 動物正在“變形”以應對氣候變化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9日

          研究人員還報告說,姬鼠的尾巴長度增加,鼩鼱的尾巴和腿的尺寸增加,溫暖氣候下的蝙蝠翅膀尺寸增加。

        • 氣候變暖動物變形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氣候變化不僅是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動物也必須適應它。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鳥類專家Sara Ryding在9月7日發表于《生態學與進化趨勢》的一篇綜述中描述了這些變化

        • 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災難性影響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9月6日,全球220多家頂級醫學、護理和公共衛生期刊發表聯合社論,呼吁各國加強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恢復生物多樣性并維護公眾健康。”  發表該社論的期刊包括《柳葉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 早期預警挽救生命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世界氣象組織1日發布最新報告說,過去50年由于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增加,與天氣、氣候或水患有關的災害數量增加了5倍。世界氣象組織當天發布《天氣、氣候和水極端事件造

        • 氣候變化下小麥育種何去何從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由于基因—環境交互的影響,判斷小麥品種的優劣,一般依據品種在各環境下的排名而非性狀的絕對值。品種排序發生變化的概率增加,表明如果維持當前的育種計劃和育種目標,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