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截至2021年底,中國國家航天局已發布五批天問一號科學探測數據。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通過對探測數據的研究,陸續發布了一些研究成果。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2022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安排4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張榮橋介紹,在完成了90個火星日巡視探測任務之后,火星車度過了日凌階段——太陽運行至地球和火星中間,受太陽電磁輻射干擾,器地通信不穩定。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3日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首鋼滑雪大跳臺12日正式啟動造雪工作。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首鋼滑雪大跳臺12日正式啟動造雪工作。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7日
中國翼龍-10成功執行海洋氣象觀測科研試驗任務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周音)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空工業)獲悉,2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8日
智能化作戰指揮,是指基于智能化時代的思維模式,借助智能化技術手段,實現指揮主體對指揮對象的智能指揮與控制。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3日
軍犬經過系統訓練后,可擔負追蹤、鑒別、警戒、看守、巡邏、搜捕、通訊、攜彈、偵破、搜查毒品、爆炸物等任務。例如,在美國追捕ISIS頭目巴格達迪的行動中就有軍犬參與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8日
在姿態調整的過程中,神舟十二號也在逐步靠近核心艙徑向對接口,到距離大約200米的位置,飛船將完成姿態調整,處于和核心艙垂直的方向。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9月15日,“實驗6”科考船(以下簡稱“實驗6”)在珠江口錨地拋錨,等待潮水漲起之后,返回出發地廣州新洲碼頭。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實驗6”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圍繞使命清單實施,完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構建全力支持創新、全面釋放活力的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遠望5號測量船20日上午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母港。此次出航,遠望5號船歷時33天、航行1萬余海里,圓滿完成中星2E衛星海上測控任務。出航前,遠望5號船遭遇今年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約92個地球日),累計行駛889米,所有科學載荷開機探測,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祝融號火星車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截至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約92個地球日),累計行駛889米,所有科學載荷開機探測,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6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任務》提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勇于擔當作為,持續深化醫改。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7日
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2F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以一往無前之勢沖入澄澈霄漢。隨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完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5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消息,我國神舟系列飛船即將再次出征太空,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實施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神舟十二號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5日
目前的計劃項目名為“宇宙愿景”,有三個于2034年前開展的旗艦任務,即研發研究木星衛星的航天器、X射線望遠鏡和引力波探測器。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4日
在天問一號一步實現“繞、著、巡”的目標,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之際,國家航天局6月12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2日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在發布會上表示,天問一號任務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標志性成就。在我國航天發展史上,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6個首次。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影像圖由天問一號環繞器高分辨率相機,于6月2日18時拍攝。截至6月6日,“祝融號”火星車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北京時間5月29日20時55分,搭載著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網站19日報道,該校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機器拇指——“第三根拇指”,并讓受試對象使用這個機器拇指。馬金解釋說:“身體增強領域方興未艾,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5日
打造一個能夠持續勝任各類宇航任務的加速度計到底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6日
天和核心艙需要進行多次變軌進入工作軌道,軌道控制對后續空間站建設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對控制精度的要求極高。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30日
空間站建造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計劃2022年前后完成。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6日
在24日舉行的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透露,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已經進入工程研制階段,計劃探測地球共軌天體2016HO3和小行星311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5日
“嫦娥六號任務擬瞄準2024年前后實施,目前正論證以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為著陸點開展采樣返回和探測。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采樣返回,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5日
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智能控制助推智慧火箭發展學術論壇舉辦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1日
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5號船20日中午緩緩駛離碼頭,再度奔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4月20日,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5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6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5日消息,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載人飛船及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日前,已分批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