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從甘草橫著生根到光伏板匯成中國西部沙區壯觀的光電藍海,保護黃河,光伏發電,鄉村振興,守護北疆——庫布其被祖國一次又一次點將,點名。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中國荒漠化土地占據國土面積近1 4,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比重60%以上。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由蘭州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參與的科研團隊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西北地區沙漠的干旱周期及機制。專家表示,這有助于研判未來干旱環境的演化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團隊通過研究位于東亞季風邊緣區的騰格里沙漠鉆孔巖心,恢復了騰格里沙漠3百萬年來的環境干濕變化記錄,發現該地區干濕變化存在顯著的40萬年周期,對應地球軌道偏心率扁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在中國,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能夠看到奶罐車源源不斷從大漠深處將有機原奶輸送出來的,那應該是非中國圣牧莫屬了。邵根伙,今年7月份剛剛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3日
8年前,沙特阿拉伯北部內夫得沙漠一個色彩斑斕的古老湖泊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研究人員使用挖掘機在湖床上挖掘,確定了這些地層的年代,并記錄下與每一層地層相關的石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1日
水是生命之源,但許多生物已經進化出應對干旱和缺水的策略。在最新一期《細胞》的封面論文中,研究人員在擬南芥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朊病毒樣蛋白,它能通過充當種子的水分傳感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陸地對氣候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僅次于海洋的第二大碳儲存庫。恢復退化生態系統的土壤有潛力可以在每年儲存多達30億噸的碳。因此,它的恢復和可持續管理對于縮小排放差距和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9日
入秋后,天山北麓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迎來大批候鳥遷徙。與此同時,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每年都從瑪納斯河引流,開展半年的生態補水,濕地生態效應得以持續顯現。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9日
眼下,作為我國第八大沙漠的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正在試種5200畝旱稻,在防沙固沙的同時可收獲優質大米,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8日
凌晨5點,沙漠上晨曦初露,老魏已站在項目工地入口處,等待數十輛搭載幾千名外籍勞工大巴的到來。每一輛大巴入場前,他都會和體溫檢測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