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2021年1月3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2015年5月,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7日
2021年3月22日,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走完了96歲的人生。楊朝勇:彭士祿主持了核潛艇核動力裝置方案的論證、主要參數的選擇與計算、重要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4日
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中最后一個階段的任務——巡視探測。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楊宏:天舟二號運上來的是航天員生活補給,我們的維修備件還有科學實驗設備,運送上來的貨物進到里面以后,由航天員安裝到位或者做科學實驗。等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把糧草供給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4日
你一言我一語,勾勒出記憶的點點滴滴——屬牛的彭士祿,他一生沒有留下豪言壯語,只留下謙虛讓名、實事求是、勇于決策、勤于開拓的印記。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4日
3月22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因病醫治無效,于22日中午在京逝世,享年96歲。《中國科學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8日
飛船只發射一次,我們的責任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05日
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器對人的體力勞動的替代,那么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解脫人類的大腦。達內的全鏈路設計讓每一位設計師都擁有核心價值,在智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2日
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四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宣布,首席芯片設計師吉姆·凱勒(Jim Keller)因個人原因辭職,這對力圖重新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