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關于生態系統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11月04日
專訪:中國的濕地保護令人振奮——訪《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 蒙巴說,當其他締約方看到中國的這種引領作用時就會明白,為何濕地保護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31日
青藏高原東部熱魯盆地中晚始新世古生態環境復原圖。丁林表示,“青藏高原東部的隆升是改變東亞氣候環境的關鍵節點,觸發了亞洲季風和具有全球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8日
次全國國土調查及2020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包括紅樹林地、森林沼澤、灌叢沼澤、沼澤草地、沿海灘涂、內陸灘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2日
環境基準是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它是一把尺子也是一條準繩,守衛著人民群眾健康和生態系統安全底線。
-
發表時間:2022年09月22日
生態惡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態系統總體穩定向好,服務功能逐步增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構筑完成。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9日
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遠不止一種手段。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5日
我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成功發射 光明日報北京8月4日電?記者陳海波、通訊員張未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5日
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順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04日
北京時間2022年8月4日11時0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以及搭載的交通四號衛星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22日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也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中科院昆明
-
發表時間:2022年06月07日
為保護海洋生態,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組織人員每天清理沙灘垃圾,還博鰲海域天藍水碧的良好生態。王菊英表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海洋塑料污染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23日
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通過切實加強嚴格保護,野生東北虎數量已由2017年的27只增至50只,并呈現種群擴散趨勢,重現“虎嘯山林”的景象。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23日
幼發拉底-底格里斯河、尼羅河、恒河……河流是地球的血脈,人類文明的搖籃,四大文明均誕生于河流,河流對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22日
作者認為,漂浮微塑料的流動或對北極生態系統健康造成后果。他們補充說,這些發現凸顯了對塑料廢物進行更好管理的重要性。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2日
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近年來,為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北京持續開展系列生態系統修復工作,提升山區森林質量,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恢復濕地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2日
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近年來,為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北京持續開展系列生態系統修復工作,提升山區森林質量,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恢復濕地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10日
需要鼓勵企業、科研單位加快標準研制工作,通過先行構建標準規范,加強生態體系建設,推動元宇宙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研究人員借助積累的140平方公里的無人機激光雷達數據訓練了NNGI模型,內插GEDI與ICESat-2ATLAS星載激光雷達腳點數據,成功繪制了全國30米分辨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是指特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的所有最終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在反映生態保護成效方面發揮著類似國內生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地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這些水由海洋、河流、湖泊等組成。在湖泊中又蘊含著豐富的生物群落,這些生物群落與湖泊水體維持著穩定的生物循環和能量流動,它們共同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宋春團隊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紫色丘陵區玉米—大豆套作系統根際解磷菌活化土壤難溶磷的生化機制”的資助,在農田生態系統磷素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1日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公布的一項評估核算結果顯示,我國黑龍江大興安嶺森林和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每年7828 89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1日
該場活動是“面向數字化社會的APEC創業孵化器能力建設研討會”的平行分論壇之一。該研討會是APEC PPSTI立項資助項目,會期三天,來自18個經濟體超過七十位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16個控制實驗結果顯示,青藏高原碳匯在模擬變暖情境下總體呈現增強趨勢且存在閾值,模式模擬也表明青藏高原暖濕化對碳固定的促進超過了凍土碳釋放的影響。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研究發現,大量溫帶湖泊含氧量出現了大范圍、長期的下降。這是一項針對近400個湖泊在80年時間里的變化研究,團隊計算得出的這一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7日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聯合國4日宣布啟動“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以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破壞和污染加劇的三重環境威脅。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草原生態即草原生態系統,是草原地區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區非生物環境構成的,進行物質循環與能量交換的基本生態單位。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年降水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這項研究結合了非洲東部馬拉維湖北岸的考古證據——可追溯到9 2萬年前的大量石制品,以及古環境數據,從而證明早期人類是生態系統工程師。”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上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4日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既具有生態功能,也有生產功能,是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是牧區和半牧區縣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0日
3月29日,“全球干旱生態系統國際大科學計劃”在北京召開成果發布會,發布了《全球干旱生態系統科學計劃》中文版等項目成果。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