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2日
新年第一天,“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成功舉行。正在天宮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乘組與來自北京、香港和澳門的逾500名青年學生,進行了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12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出艙畫面。新華社記者郭中正攝 12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記者28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門和單位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縣級科技館建設,鼓勵中西部地區和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科技館的建設發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7日
規劃提出了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完善技能人才職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全國唯一服務于海絲沿線的時間總部——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其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迫在眉睫。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加強中醫藥科研平臺的建設力度,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9日
區位條件欠佳、產業基礎薄弱、人才資源匱乏是限制縣域發展步伐的普遍因素。縱觀浙江26個加快發展縣,與省內其他地區相比,發展“相對速度”和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5日
總體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科技創新體系效能在改革中穩步提升,科技創新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總體呈現農業高新技術加快發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3日
回望“十三五”:以創新奮進姿態向科技強國邁進 國民經濟和產業發展領域,移動通信、油氣開發、核電等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支撐新興產業快速發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奮斗者”號、“深海勇士”號、“蛟龍”號,廣場一側,大名鼎鼎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家族”以模型的形式一字排開,展現出中國深潛硬實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10月23日,第十三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在中山大學舉行。在大會主題報告環節,本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獲得者張明杰、徐華強分別作主題報告,其他獲獎者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5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逐年提高,2020年達到20 69%,較“十三五”初期增長近8個百分點。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弘揚傳統文化 促進健康服務”,10月22日恰逢“世界傳統醫藥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承辦的第十四屆北京中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0日
中國空間站模型、火星車、“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這些重大科技成果將于21日在北京開幕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集中亮相。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也迎來了第二個飛行乘組和首位女航天員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10月17日9時50分,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接下來,他們還將開啟天舟二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6日
據新華社電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16日凌晨發射,發射時間瞄準北京時間16日0時23分。航天員翟志剛是中國首位出艙航天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 2021年的金秋,王亞平將作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再飛太空,將成為進入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航天員,也將是中國首位實施艙外活動的女航天員。葉光富作為中國航天員代表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2021年10月1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對外公布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名單。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記者3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空間站組合體3D模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等展品將亮相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8日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九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全面圓滿超額完成,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達到89 5%,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成效得到人民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5日
92歲入黨時,茅以升激動地說,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榮、最難忘的一天,我入黨了!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多年的愿望,這個愿望是我一生經驗的總結。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2020年廣東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達到了12 79%,比2015年的6 91%提高了5 88個百分點。4月23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發布的2020年廣東省公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2日
治理根本還要守住源頭,圍繞《昆明市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呈貢區在河道治理、雨污管網、面源污染防治等多方面進行了源頭的嚴格治理和管控。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0日
今年,廣東省“沖補強”提升計劃經費安排根據各高校建設發展情況,劃分為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特色高校提升計劃等4個大類。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3日
展區分為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學教育、科學生活、科學精神和科學文化六大板塊,以及部分暢銷書、獲獎圖書專區進行了集中展示,展品涵蓋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160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2日
長春市林業和園林局二級調研員井霞介紹,這些年,當地先后組織種下了“希望林”“愛情林”等多種形式的紀念林30余種。嚴老師叫嚴相進,今年59歲,是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7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醫備案診所占中醫類診所總數的26 94%;全國85%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了中醫科,多數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夠提供中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7日
據介紹,2020年,我國各級水利部門治理中小河流1 7萬余公里,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200多座;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進展順利,新增或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