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關于首次發現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08月16日
(程景偉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廣東蕉嶺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拍攝到了2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21日
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觀測到一個不發射高強度X射線輻射的“休眠”黑洞,這個恒星級黑洞位于銀河系附近的大麥哲倫星系內。
-
發表時間:2022年07月15日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劉俊研究員等在《生物學快報》報道了在中國首次發現真錢伯獸化石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對其是否存在毒腺進行了探討。研究團
-
發表時間:2022年02月11日
近日,《分子腫瘤》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王碧蕓、胡夕春團隊聯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陳舌團隊一項關于三陰性乳腺癌化療效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26日
這是首次在歐亞大陸之外發現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獨立研究北美的早期被子植物果實化石。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26日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在《生物系統》發表論文,報道了墨西哥的侏羅紀被子植物果實。這是首次在歐亞大陸之外發現早期被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這是我縣首次發現海南鳽?!苯眨=ㄊ∪魇星辶骺h林業局野生動植物與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周自力感慨道,此次發現海南鳽說明經過近些年的保護,清流縣的生態環境質量得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0日
此次在陽泉錢石灰巖中發現的7件瓣齒鯊牙齒化石確定為瓣齒鯊科瓣齒鯊屬中的俄亥俄瓣齒鯊,是真正的瓣齒鯊屬成員。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6日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在山西陽泉地區首次發現2 9億年前史前巨鯊——瓣齒鯊。該研究豐富了我們對于中國華北地區二疊紀烏拉爾世時期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大大擴展了瓣齒鯊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6日
近期,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云南玉溪師范學院古生物研究中心、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云南大學等的研究人員合作,報道了臨夏盆地發現的劍齒虎屬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結果發現,被稱為吞噬細胞的特殊細胞吞噬了外來顆粒,而這些細胞內充滿的液體小結構——吞噬體能摧毀入侵者和它們自己受損的細胞。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此次有關中國絲路巨龍和新疆哈密巨龍的研究增加了哈密翼龍動物群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加了我國早白堊世蜥腳類恐龍的多樣性。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記者7月27日從云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當地技術人員和護林員在野外巡護時,意外發現了一種小野花。經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高級工程師蔣宏鑒定,確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2日
6月1日,記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了解到,該所蓋志琨副研究員聯合山東科技大學、曲靖師范學院等,在云南曲靖“古魚王國”首次發現4 1億年前游動的“三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2日
記者從云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在近期組織的一次科考中首次發現有“蜘蛛巨人”之稱的捕鳥蛛,進一步揭示了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1日
該課題組通過比較胎肝、成年肝臟、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前體細胞,發現成年小鼠肝臟存在一群類似于胎肝造血干細胞的LSM細胞。體內轉輸實驗證實其具有多種淋巴系和髓系細胞發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記者17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近日在云南省麻栗坡縣發現一種罕見的山茶屬植物,經研究確定這是管蕊茶組成員,并被確定為新種云南管蕊茶。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研究團隊首先通過理論計算,發現在超離子態下,自由移動的氫離子會導致FeO2H的電導率在相變點突然增加。電導率的突變是超離子態最直接最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研究人員認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6日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消息,該所山茶科植物分類研究人員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發現山茶屬管蕊茶組新植物,這是我國首次發現山茶屬管蕊茶組新植物,因產地在云南省境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1日
化學反應動力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深入研究化學反應如何進行,以求得最終實現影響進而控制化學反應速率和選擇反應通道。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5日
據介紹,FAST是目前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降低脈沖星計時陣中的毫秒脈沖星的jitter噪聲,能顯著提高FAST探測納赫茲引力波的能力。合作團隊表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5日
韶關市始興縣生態環境優異,林茂水優,空氣清新,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植物品種繁多,生態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良好。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2日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葉芳偉課題組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將莫爾晶格的研究推進到非線性光學范疇,發現莫爾角調節下的空間光孤子。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2日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葉芳偉課題組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將莫爾晶格的研究推進到非線性光學范疇,發現莫爾角調節下的空間光孤子。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7日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近日在云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命名為云南暴魚。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2日
類新星是一類長周期、高吸積率的激變雙星,白矮星主星從充滿洛希瓣的晚型紅矮星次星吸積物質在自己的周圍形成高溫的吸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