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向補償海浪運動 無人潛器收放實現穩、準、快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受波浪影響,船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搖擺和顛簸,這是長期困擾海上收放作業的重大難題。盧道華介紹說,船載多自由度主動波浪補償門架吊放裝備,

        • 陽光照一照,廢變“肥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工業、農業、生活、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廢(污)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持久性含氮有機污染物,其毒性大、難以生物降解,并易在生物體內富集,導致人

        • 最強光催化劑“出手”“變氫”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隨著光解水效率進一步提高和成本進一步降低,氫能時代將加速到來,人類也將還地球以綠水青山。

        • 【動畫】低鎘基因編輯稻是如何誕生的?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鎘(Cd)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元素,其化合物也大多屬于毒性物質,它會影響農作物。例如,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水稻,它具有悠久的種植歷

        •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天津推動海淡化科技創新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7日

          《規定》鼓勵發展高水平的海水淡化產品、裝備,重點研發制造蒸汽噴射泵、反滲透膜組件等關鍵核心裝備,推動突破關鍵核心裝備制造瓶頸。

        • 高溫下多結實82.1%,稻也能“心靜自然涼”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通過遺傳學手段,挖掘抗熱自然基因位點并對其調控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對于作物抗熱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繼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熱

        • 稻兩大害蟲為何能“互利共存”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論文通訊作者李云河告訴《中國科學報》,從達爾文時代起,競爭就一直是生態學和進化研究的焦點。二化螟和褐飛虱進化了協作調控水稻防御反應,

        • 《中國生植物圖志》英文版出版發行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由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王青鋒、李偉等編著的AquaticPlantsofChina——《中國水生植物圖志》英文版,近日正式出版發行。武漢植物園相關研究

        • 釋放科研活力 遼河油田多舉措鼓勵創新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2021年12月16日,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重大專項及揭榜掛帥項目階段檢查(年度驗收)會議上,鉆采工藝研究院專家張子明率隊研發的水平井低成本體

        • 全球溫室氣體甲烷平創新高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編制的數據,2021年9月,大氣中的甲烷平均濃度達到創紀錄的1900ppb(10億分之一),是近40年來的最高紀錄。

        • 全球溫室氣體甲烷平創新高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近日,研究人員提醒說,溫室氣體甲烷含量的上升已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應被視為一個“火警時刻”。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 北調工程將全面建立河長制體系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7日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6日談及2022年水利重點工作時表示,將全面建立南水北調工程河長制體系。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上一年度調水97 28億立方米,累

        • 奮斗者號為什么在海底行動自如?大師課帶你探索聲音的奧秘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7日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志博,通過精彩的講解和實驗,帶你近距離了解“奮斗者”號的基本構造和“神秘武器”,一睹聲學實驗室的“芳容”

        • 再生灌溉影響土壤?問題出在種植模式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規水資源安全利用團隊運用宏基因組技術對再生水長期灌溉土壤進行研究,發現種植模式而非再生水灌溉本

        • 利部部長:2022年加快構建國家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6日在2022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說,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是2022年水利重點工作之一。另據水利部近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小山小”表情包第二彈上線啦!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小山小水”表情包第二彈驚喜上線。

        • 新年首場星大距7日上演,“辰星”迎觀測良機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2022年首場水星大距即將上演。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月7日,水星將迎來東大距,如果天氣晴朗,感興趣的公眾可在黃昏時分,借助雙筒望遠鏡或是小

        • 2021年國家產地產品獸藥殘留監測抽檢合格率為99.9%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情況。監測顯示,全國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抽檢合格率為99 9%,同比上升0 8個百分點

        • 科技賦能創新發展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回顧2021年,科技創新驅動著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展望2022年,科技創新將支撐我國繼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 世界規模最大抽蓄能電站投產發電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記者從國家電網獲悉,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30日正式投產發電,這是當前世界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創造四項世界第一:裝機容量世界第一,儲

        • “空中庫”正變得觸手可及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中國科學報》從啟動儀式上獲悉,進行人工增雨試驗,需“鉆到云里”去觀測分析。依托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氣象部門加強雙偏振雷達、微波輻射計

        • 高標準農田有啥不一樣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迎來大豐收。在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還配有水肥一體化機、病蟲害監測系統

        • 用生態的辦法治理生態 鳥兒戀上了黃河口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自2002年以來,當地利用黃河調水調沙的有利時機生態補水,先后實施東方白鸛、黑嘴鷗等關鍵物種棲息地保護工程,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 新版凈機國標發布 “在職”不合格產品還能繼續安全使用嗎?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5日

          在自來水過濾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稱濃水,因其經過濃縮含鹽量增加,不建議直接飲用,但用來沖洗、洗滌、拖地都可以。

        • 寧夏加快發展高效節農業破解“困”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為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寧夏回族自治區將加快推進高效節水農業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區新發展和改造提升高效節水

        • 降解塑料研發,任重道遠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當前,塑料污染已經成為地球上直逼氣候變化的另一重大威脅,因為它正在急劇而不可逆地污染每一種自然系統,并危及越來越多的生物。但這些材料

        • 利行業首個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啟動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大藤峽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21日正式啟動,這是我國水利行業首個正式開工建設的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

        • 長春:讓秸稈全域禁燒不再是難題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種了20多年玉米的吉林長春農安縣濱河鄉農民邵才君,改掉了焚燒玉米秸稈的“老傳統”。據了解,今年農安縣玉米種植面積達518萬畝,通過市場化運

        • 用好南北調源 服務城鄉居民飲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黃沁河流域沁北南水北調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科學施工,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焦作市共規劃總投資29 8億元的城鄉供水一體化項

        • 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核心區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12月8日,記者走進位于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海爾熱水器互聯工廠。占地面積197 7畝,年產能550萬臺,作為目前行業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