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24日
在過去的2021年,我國新能源市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年銷量突破340萬輛,市場滲透率高達20%,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50萬輛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展示了地核和地幔交界處常見的一種礦物——布氏巖是如何很好得傳導熱量的。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1日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2021年,“接種新冠疫苗”是很多人的答案。當新冠在肆虐,疫苗接種成為控制其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制造被寄予厚望,是各國制造業轉型與競爭的主賽道,也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12月27日,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揭牌儀式在暨南大學舉行。圖為蘇炳添致辭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記者郭軍)12月27日,蘇炳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兩碼合一”實現了交易過程中“支付+開票”的全流程閉環,既提升了商戶的收款效率,又便利了消費者,有效解決了農貿市場商販和消費者之間缺失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其中,聯想集團在前不久發布的全球TOP500榜單中,以180臺上榜的成績,獨占36%的份額,成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突出代表。而從客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4日
10月31日,內蒙古本輪疫情首批8名本土患者治愈后離開負壓病房樓。“本輪疫情發生后,我們前置了核酸檢測點,均設置在居民小區附近,更加方便居民進行檢測。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4日
人工布雷不僅費時,且有一定危險性,于是世界各國研發了多種布雷車,以便在不同環境快速布雷設立雷場,其效率比人工布雷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6日
實際上,在中國資本市場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一直都是重要課題。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鏈不如往年穩定,留抵退稅的及時到賬對我們企業復工復產幫助很大?!?/h3>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9日
“稅務部門主動服務,為我們辦理655 61萬元的出口退稅款,讓我們的生產經營更有底氣,‘走出去’再擴大海外市場更有信心?!碑斀K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3日
儲備池計算是一種模仿人腦工作方式的計算方法。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1日
6月30日,優化整合后的出口退稅系統在全國順利上線,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出口企業退稅負擔,更好服務外貿市場主體、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受疫情影響,公司出口業務出現波動,在這節骨眼上,稅務部門的及時退稅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能!”南京正濟醫藥研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女士感慨道。數據顯示,7月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6日
據美國太空網23日報道,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內新發現了一顆小行星2021 PH27,其圍繞太陽旋轉一周僅需113個地球日,速度比太陽系內已知的任何一顆小行星都快。2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我國3家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找到了一種可同時提高量子操控速度和精度的方案,為量子計算機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提高量子邏輯門操作的精度和速度一直是量子計算機研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中建三局的朱海軍告訴記者,很榮幸參與到“兩山醫院”的建設中,之所以迅速建成醫院,得益于先進的智能建造技術。這背后還有哪些故事?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5日
打造一個能夠持續勝任各類宇航任務的加速度計到底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3日
距今約1億年前,晚白堊世早期,一只恐龍生活在炎熱潮濕、植被茂盛的水網地帶。它踩出的一串9個腳印,化作了珍貴的恐龍足跡化石。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7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獲得脈沖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遺跡S147中徑向位置和速度,并經研究發現,脈沖星三維速度和自轉軸共線。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7日
脈沖星是大質量恒星死亡時的超新星爆炸催生的中子星?;凇爸袊煅邸盕AST的觀測,國家天文臺李菂、朱煒瑋團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找到了脈沖星三維速度與自轉軸共線的證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2日
據外媒報道稱,加拿大天文學家發現了三顆目前自轉速度最快的褐矮星,三顆褐矮星的自轉速度比之前發現的任何一顆褐矮星都要快。每顆褐矮星大約每小時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轉。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5日
黑色機柜被整齊排成數行,高速運轉的機器持續發出低沉的嗡鳴聲,星星點點的負載指示燈不斷閃爍……這里是“天河二號”的機房,碩大的超級計算機正在飛速運行。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0日
去年我國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一舉打破多年徘徊在5%左右的局面。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2016年,人類首次觀測到引力波,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預言。2017年8月觀測到的雙中子星并合引力波(GW170817)事件,對于測量宇宙膨脹率、限制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4日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目前,我國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工信部將持續推進5G技術研發試驗,加快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技術產品的成熟,增強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1日
上海移動相關人士介紹,5G防疫機器人可基于5G網絡實現高精度定位,自動規劃行進路線進行體溫監測、消毒噴灑等作業,助力展會期間的疫情防控。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0日
國貿大廈、地王大廈、京基100、平安國際金融中心……38年來,陸建新參與建設的摩天大樓,創造“深圳速度”。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3日
研究人員發現,雄性鯨鯊生長迅速,成年后的平均體長約8米;雌性鯨鯊生長速度較慢,成年后的平均體長約14米。領導這項研究的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魚類生物學家馬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