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10月25日,著名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刊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關于量子計算的兩大成果。這一系列成果使我國成為目前國際上唯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受天然珍珠母“磚-泥”層狀結構啟發,近期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由美國科學家主導的國際向前搜索實驗(FASER)小組,通過分析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提供的數據,首次在LHC上發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課題組通過一系列研究,成功設計出高性能且耐極端環境的氧化鎵日盲紫外光電探測器。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副總指揮褚英志詳解如下:中國于2020年7月23日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火星環繞器和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記者31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空間站組合體3D模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等展品將亮相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水星著陸器”(Mercury Lander)任務計劃于2035年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4日
據美國《科學》網站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任局長比爾·納爾遜當天宣布,該機構將向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派遣兩款探測器。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4日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因此從它2020年7月發射升空開始每個關鍵節點都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在西安分院,陳嵐是航天隊伍里的“雜家”,這得益于她入職初期的經歷。從設計崗開始,與航天工程相關的眾多崗位,她基本都干過。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3日
“毅力”號探測器使用其攜帶的火星氧氣現場資源利用實驗儀器(MOXIE),從火星二氧化碳中產生氧氣,將一氧化碳作為廢品排出。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1日
新一代TFT傳感器核心技術,性能已經趕超同類傳感器技術,可以應用到多種X射線醫療影像設備中。搭載新一代TFT傳感器核心技術的乳腺鉬靶即將面世,骨科應用設備也正在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7日
5年前,當物理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時,他們為宇宙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美歐之間的競爭初露端倪,美國科學家提出建造更大的探測器,歐洲研究人員則追求更激進的設計。歐洲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5日
全色圖像由高分辨率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約330千米至350千米高度拍攝,分辨率約0 7米,成像區域內火星表面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見。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2月24日6時29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 9萬千米、周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4日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月24日6時29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 9萬千米、周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消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3D氣溶膠噴射打印,開發了一種生產高效X射線探測器的新方法。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0日
經過約7個月、近5億公里的“太空旅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9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開始對火星大氣層的監測和研究。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7日
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志著該探測器陣列全部建成。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6日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拉索”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位于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由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繆子探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15日
(記者胡喆)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里程約3 6億公里,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距離火星約1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03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并成功著陸 將在預選區域開展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7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里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7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里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9日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97天,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2 5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1日
美國奧西里斯-REx探測器20日在小行星貝努表面“一觸即走”采集樣本,并計劃把樣本送回地球進行研究。奧西里斯-REx探測器英文全名為“起源、光譜釋義、資源識別與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9日
“對于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于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 對張玉花和嫦娥五號探測器試驗隊隊員們以及所有為中國探月事業
-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24日
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后,特斯拉兼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在微博發文,點贊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并稱,天問一號
-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15日
迪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酋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推遲發射,下一個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