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7日
滿月有大小之分,有“超級月亮”,也有“最小滿月”。這是因為月亮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二者之間的距離并不恒定。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4日
拉姆斯登1800年去世,他的儀器制造事業由他的工廠領班馬修·貝奇(MatthewBerge)繼承,直至1819年馬修去世前,當時歐洲的一些科學儀器上都刻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星際行星(或稱為流浪行星)的質量和太陽系中的行星相當,但卻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宇宙天體。通過研究這些新發現的星際行星,天文學家可能會找到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6日
與會專家互動交流、深入探討科技、文化與研學的融合之道,以及如何讓科普研學資源更好的助力“雙減”工作。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天籟實驗項目是由國家天文臺建設與運行的一個中性氫巡天試驗項目,站址位于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大紅柳峽鄉境內。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青海冷湖是天文領域的戰略性稀缺資源,在這里建設天文觀測基地、承接國內外各類大科學裝置落戶,能夠充分發掘我國未來重大天文觀測設施的潛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由于世界級的天文觀測臺址都處于西半球,一個重大天文事件如果發生在西半球的白天,我們將錯過重大科學發現的機遇。經過3年的監測,冷湖賽什騰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潮汐瓦解作為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領域,在過去的四十多年中不斷地發展進步,慢慢地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假說發展成了一個熱鬧的大家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有望成為本年度最亮彗星的C 2021A1彗星(即倫納德彗星)于本月12日飛抵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并于2022年1月3日通過近日點。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繁榮天文創新研究,加強天文學術交流,研討天文教育、科普及相關人才培養,促進高校天文專業建設,推動川渝地區天文學科發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5日
為期6天的大獎周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形式舉辦,系列活動包含了2021未來科學藝術展、獲獎者學術報告會、科學峰會、獲獎者對話青少年等系列活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自從望遠鏡誕生之后,所有相關人員都在為其優良的成像、便捷的使用而不懈努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位于荷蘭的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發現了來自未知恒星的射電信號,這表明可能它們周圍有未被發現的行星存在。紅矮星是一種比太陽更小的恒星,擁有強大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0日
打開這幅畫卷,與這些“追星星的人”來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近日,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通過甚大望遠鏡(VLT)拍攝到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42顆較大的小行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8日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的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FAST(“中國天眼”)天文數據產業創新基地。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3日
對于中國天文界來說,因為深度參與US-ELTP,因此,不再僅僅是美國十年規劃的看客而已。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3日
9月13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榮獲第三屆“科學探索獎”。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9月15日,《自然》(Nature)雜志子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的概念與現狀”的論文。圖:空間引力波探測器對不同方位的引力波源的定位精度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6日
(記者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6日消息,“夜空中最亮的星”金星正迎來最佳觀測季。屆時,兩個夜空中最亮的天體聚集在一起,彎月如銀鉤、金星如寶石閃耀天宇。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9月1日消息,進入9月份,多部天象大片“扎堆上演”:兩場流星雨將輪番帶來甜蜜“暴擊”;一輪中秋圓月恰逢農歷八月十五出現;金星與海王星還將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太陽對于地球和人類而言是最重要的天體,人類對于太陽的研究以及生活生產上的應用更是歷史悠久。太陽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太陽有著怎樣的結構,太陽又有哪些直接的應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3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博士研究生郭云浪和研究員王博在新星爆發研究領域取得進展,解釋了新星爆發中的氦增豐現象。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1日
冷湖鎮正在建設世界級天文研究中心,發展“天文+科普+旅游”新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鄧李才等中國科學家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2003年,國家天文臺部署啟動了重大科研計劃——中國西部天文戰略選址,針對我國西部地區潛在的優良天文臺址進行考察和選擇。2005-2006年一期選址監測結果顯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冷湖在地理上是中國的腹地,鎮區海拔僅2700米,距賽什騰山臺址80公里,可以建設可靠的后勤保障和科研基地。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在中國的青海冷湖賽什騰山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經過3年連續監測,發現該區域的光學觀測條件比肩國際一流大型天文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9日
太陽射電觀測有記錄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托馬斯·愛迪生提出利用電纜纏繞鐵礦石的方法探測太陽射電信號,然而這一試驗并沒有付諸實施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3日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8月1日消息,土星沖日、金星合月、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木星沖日將在8月輪番亮相,扮靚夜幕。金星合月期間,金星亮度可以達到-4等,新月亮度約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跟著歌謠,播種下夢想的種子期待更多的星空夢想悄然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