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水灌溉影響土壤?問題出在種植模式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規水資源安全利用團隊運用宏基因組技術對再生水長期灌溉土壤進行研究,發現種植模式而非再生水灌溉本

        • 聽!青藏高原的呼吸聲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青藏高原很廣闊,廣闊到足以讓科研工作者窮盡一生去跋涉。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山地所)研究員王小丹就扎根于此,20

        • 用科技手段“澆灌”鹽堿地上新希望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科技人員開展了不同類型鹽堿地治理利用以及生態治理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示范應用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適用技術。

        • 國產生物腐植酸做“美容液” 為地球高效“護膚”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8日

          田原宇團隊提出“快速熱解過程控氧控灰”思路,首創農林廢棄物自混合下行循環床快速熱解成套技術,在國內外率先解決了高純度高活性生物腐植酸

        • 河北在全國率先開展典型行業企業及周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在全國率先開展6個典型行業企業及周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確保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 科學認識土壤調理劑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2日

          只要合理使用土壤調理劑,就可達到還土壤健康機體的作用,但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品類調理劑的特點,進行最科學、最合理的搭配使用。

        • 揭示除草劑促進土壤微生物降解潛能機制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近日,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化學與應用創新團隊揭示了除草劑甲基二磺隆促進土壤微生物降解潛能的機制,提升了化學農藥對土壤環境影響的科學認識。通過SEM結構方

        • 化學農藥危害土壤?除草劑甲基二磺隆未必如此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3日

          土壤微生物是反映土壤健康的最敏感的生物學指標。在農藥脅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常呈現初期劇烈變化到后期恢復的趨勢。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微生物物種豐度以及群落組成的

        • 快速診斷污染頑疾 “土壤醫生”開出綠色藥方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土壤在碳達峰、碳中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周啟星指出,土壤既是碳固定的“匯”,發揮控制碳排放的作用;同時也是碳排放的“源”,也會不斷釋放含碳的溫室氣體到大氣環境中

        • 下雨天也能打農藥 新技術減少土壤農藥污染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8日

          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制備出一種高粘附性的納米凝膠材料,能夠有效控制雨水條件下農藥有效成分的流失,減少土壤農藥污染。

        • 植物和土壤能“此消彼長”互換儲碳能力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6日

          一種假說認為,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將增加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但此次,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塞薩爾·特雷爾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事實可能并不是這樣。生長過程中,植

        • 《自然》最新論文:植物和土壤或能互換儲碳能力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6日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一項針對100多個實驗的分析研究顯示,當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導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時,土壤能夠儲存的碳

        • 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秘書處Yukie Hori:庫布其模式證明了土壤碳匯潛力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陸地對氣候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僅次于海洋的第二大碳儲存庫。恢復退化生態系統的土壤有潛力可以在每年儲存多達30億噸的碳。因此,它的恢復和可持續管理對于縮小排放差距和

        • 全國土壤急需“全面體檢”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9日

          實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對我國土壤進行“全面體檢”已成為當務之急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

        • 沒有土壤哪來生命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8日

          土壤是現存物種最豐富的棲息地之一。更令人驚訝的是,迄今為止,土壤幾乎沒有被列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戰略中。土壤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可以支持實現和跟蹤許多可持續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