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日前,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成功研發出可高速旋轉和泵流的全柔性磁懸浮泵。“這種可穿戴、柔性和微型離心泵得到有效應用,患者治療疾病的同時日?;顒硬皇苡绊?,可以自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其實睡眠增多也可能是抑郁癥或抑郁情緒的 “非典型”表現之一,擁有該類表現為特征的抑郁情緒被稱為“非典型”抑郁癥。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7日
作為中國鐵路領域的權威專家,孫永福從年少時,就樹立了為國家鐵路建設做貢獻的理想和志向。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一帶一路”巴黎論壇第三屆會議上來自中法兩國政府、商界、智庫等500余名代表圍繞中法和中歐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展開交流討論。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3日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與吳孟超院士先后辭世,無數國人在各種場合自發地表達悼念之情。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后,81 4%的受訪青少年表示非常受鼓舞,會因此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前不久,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的飛行控制現場,一眾年輕的航天人中,有一位人們熟悉的老者——他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因為種種原因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6日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近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3日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免疫學》最新發表一篇免疫學研究論文稱,免疫信號轉導分子白介素-22(IL-22)可以抑制紅細胞的產生,使小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0日
一些科學家認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可能與銀河系內的磁星相關,但僅靠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無法最終確認。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03日
日前發布的《健康醫療人工智能指數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能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最主要貢獻者之一。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9日
科技共同體應該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中的應有之義,是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不可錯失的機遇,這需要世界各國科學家包括青年科學家攜手并進,共同構建。人們期待,帶著對人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2日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边@句話出自德國哲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有人是卷發,有人是直發;有人是藍色瞳孔,有人是棕色瞳孔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5日
中國高鐵乘著兩會的春風,帶著中國創造胸有成竹的底氣,滿載著十四億國人的幸福、飛奔在960萬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中國高鐵集安全、綠色、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