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與廈門大學合作者在中子星周期躍變研究中取得進展。中子星的周期躍變觀測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探測中子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7日
我們都知道,暗物質看不見摸不著,那“悟空”如何開展工作?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5日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2011年福島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已經擴散進入北冰洋。2017年在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和北冰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近日,全球首個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正式上線運行。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是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依托中醫藥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幾十年前,科學家預言存在一種奇異的量子效應——泡利阻塞,即如果一團氣體變得足夠冷且足夠致密,它就能隱形。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5日
這顆鉆石上有毛鈣硅石的黑色小斑點,毛鈣硅石是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下形成的一種礦物質。國際礦物學協會去年批準了毛鈣硅石的命名,它是第二種以毛河光的名字命名的高壓礦物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天文學論文,科學家分析了23個白矮星“鄰居們”的大氣,并對白矮星星系內的行星和太陽系內類地行星(包括地球)的主要組成,得到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4日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9月11日,國內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設施在四川廣元正式投運。這是我國核工業產業鏈后端標志性工程,其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已經實現高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高光譜觀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一顆業務星,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蝸牛腳下的黏液層是軟材料的一個例子,它可在一定的壓力下流動。“屈服應力流體的行為傳統上被定義為試圖結合兩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固體和液體的物理學。” 為了開發這個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0日
2013年,Trier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環境科學家Ian Cousins在丹麥赫爾辛格舉辦了一次會議,PFASs研究人員在會上討論了這些問題。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未來,需要更先進的望遠鏡對宇宙展開更深入的探測,并對可能存在的暗物質粒子進行進一步的偵測,從而為這些問題提供可靠答案。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高能核物理課題組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等單位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在高能重離子碰撞過程中觀測到源自純能量的物質 反物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近30年來,有理論曾預測銀河系自轉速度在減慢,但并沒有實證。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2日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研究人員近期發現食雙星仙王座GK的雙胞胎子星間存在快速的物質轉移,并給出了雙星物質交流演化的關鍵證據。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中部的廣東東莞,就有一個這樣的“超級顯微鏡”——中國散裂中子源。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據英國《衛報》27日消息,國際暗能量調查團隊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了1億個星系的形狀和光的圖像,繪制了一份覆蓋南半球1 4天空的地圖。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9日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9日在南京發布“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第三批科研成果。這次,基于衛星前四年半的在軌觀測數據,“悟空”號國際合作組獲得了宇宙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9日
據瑞士蘇黎世大學官網17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項新技術,使人體能在需要治療的確切位置按需產生治療藥物。實驗結果表明,利用SHREAD系統,科學家使腫瘤在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合成大麻素類物質的主要濫用方式是溶于電子煙油或噴涂于煙絲、花瓣等植物表面吸食,主要形態俗稱為“小樹枝”“電子煙油”“娜塔莎”等。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研究人員通過系統進化分析,表明這種H2依賴的WLP固碳方式不存在于這3個綱的共同祖先,應該屬于后期進化獲得的。對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該工作僅是進一步探索放線菌生命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07日
在我們身邊,每時每刻都有無數暗物質粒子穿越人體和其他物質,看不見摸不著。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院士,早在2008年就曾參與南極氣球項目,研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這個尾流會帶來一個向后的靜引力,拖拽該物體減速,產生和摩擦力類似的結果,因而這個效應被稱作“動力學摩擦”。”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8日
我國高度重視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監督管理,認真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規定的義務,目前,履約工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0日
日本政府19日宣布,因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福島縣海域的黑鲉被禁止上市。今年2月,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在試驗打撈作業時就發現該縣黑鲉體內所含放射性物質超標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6日
葉和根系是植物吸收利用外界物質能量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感受外界環境變化最敏感的器官。鄧建明團隊還通過蒙特卡羅模擬分析發現,植物群落物種組成或物種多樣性隨地理環境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植物物質能量或生物量的分配模式是植物生態學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不同環境條件下,植物如何定量將合成的有機物 生物量分配給植物葉和根系的生長,以及生物與非生物因素如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9日
果蠅卵巢內正在發育卵細胞的上皮細胞。為了可視化這些細胞過程并分析其背后的分子機制,科學家用熒光分子標記了果蠅的某些蛋白質,并使用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檢查活組織。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6日
今年3月到10月,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將開展國家標準物質專項監督檢查。國家標準物質研制和生產機構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計量技術規范要求,全面開展自查。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2日
ALPHA合作組發言人杰弗里·漢斯特表示,將這些測量結果與氫原子比較,可以揭示物質原子和反物質原子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