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據張增艷研究員介紹,由壞死性真菌病原菌禾谷絲核菌引起的小麥紋枯病是小麥的一種嚴重病害。目前,關于小麥抗紋枯病反應的分子機制研究還不夠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該研究從可變剪接角度,全面分析了整個RNA水平的各個模塊,包括功能基因、非編碼RNA及轉錄因子對育性的調控機制,有助于進一步系統揭示光 溫敏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該研究進一步探究麥田升溫條件下小麥轉錄組結果,分析了小麥水楊酸和茉莉酸防御信號途徑相關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活性及表達情況。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8日
植物肉或稱植物蛋白肉、素肉,其主要原料為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小麥蛋白、豌豆蛋白等。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小麥是全球廣泛種植的重要糧食作物,對于全球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國小麥生產、消費和進口量居世界前列,2019~2020年小麥收獲面積占世界小麥收獲面積1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由于基因—環境交互的影響,判斷小麥品種的優劣,一般依據品種在各環境下的排名而非性狀的絕對值。品種排序發生變化的概率增加,表明如果維持當前的育種計劃和育種目標,目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過熱蒸汽處理的小麥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流變學性質也需要闡明。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日前,山東省水產學會組織專家對“牡蠣海上自動收獲與清潔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示范”成果進行評價,并通過驗收。評價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系統為國內首創,成果整體達到領先水平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種康團隊發現,源自小麥VRN1基因的新長鏈非編碼RNA VAS能夠招募轉錄復合物RF2b-RF2a,使其與TaV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5日
芒種說麥|基因編輯如何讓小麥華麗轉身?芒種說麥|基因編輯如何讓小麥華麗轉身?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31日
黃淮海小麥主產區開鐮收割,標志著全國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5月下旬以來,黃淮海小麥主產區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湖北、安徽、河南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小麥赤霉病是世界性病害,不僅造成嚴重減產,產生的毒素還會危害人類生命健康。5月23日,由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室主任高德榮科研團隊選育出的高抗赤霉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6日
近日,來自全國13個省份的100余名代表齊聚河北石家莊,參加良種攻關黃淮麥區北片節水多抗小麥新品種觀摩會,研討未來育種方向。小麥良種攻關啟動以來,品種創新意識在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5月7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川育29”示范田在四川綿陽驗收。“‘川育29’聚合了4個抗條銹病基因,抗性至少能保持在3至5年以上,改變了過去其他抗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4日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農業科學院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小麥2020年播種面積比2011年減少2700萬畝,但產量增加1300萬噸。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2日
小麥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主糧作物。目前,利用CRISPR Cas9系統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農作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和作物遺傳育種改良,但由于小麥為異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0日
麥類作物里,大家熟知的有小麥、大麥,其實黑麥也非常重要,是歐洲一些國家的重要糧食和飼料作物。歐洲的黑麥面包、俄羅斯著名特產大列巴面包和格瓦斯飲料,都是以黑麥為主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7日
造紙工匠因地制宜,選取青藏高原分布廣泛的瑞香科植物,如瑞香、結香、狼毒等植物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逐漸形成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藏紙。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8日
廣泛種植的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基因組龐大(16 Gb)而復雜,由3個二倍體祖先草雜交加倍形成,包含3組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8日
近日,阿根廷政府批準了一種抗旱型轉基因小麥的商業化種植,成為全球首個批準此類小麥的國家,此舉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8日
“然而,小麥的研究和遺傳育種改良嚴重落后于水稻、玉米等其它主糧作物。魯非也表示,進一步利用群體遺傳學,擴大研究群體,在基因型的基礎上對群體進行表型分析,將各種有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2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利用CRISPR技術編輯小麥Ms2基因,徹底恢復了矮敗小麥育性,為從優良矮敗小麥群體和太谷核不育小麥群體中培育小麥新品種奠定了基礎。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9日
基因編輯水稻和雜交水稻有什么不同?基因編輯水稻、小麥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基因編輯水稻 小麥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影響?光明網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夏蘭琴研究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9日
基因編輯水稻和雜交水稻有什么不同?基因編輯水稻、小麥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基因編輯水稻 小麥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影響?光明網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夏蘭琴研究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過去70年我國小麥育成品種基因組重塑和優化的過程,發現小麥3個亞基因組間存在顯著的育種選擇非對稱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8日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截至6月17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3 05億畝,大規模小麥機收基本結束,機收率達97%,其中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率、玉米機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8日
日前,在全國產糧大縣江蘇省射陽縣的臨海農場,人頭攢動、機聲隆隆。這里舉行的現場觀摩會上,一臺臺依靠自主創新技術生產的北斗導航小麥無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0日
最近,在荊門鐘祥市柴湖鎮的小麥田里 ,一臺臺收割機在麥田里穿梭作業,這也標志著今年湖北小麥正式開鐮收割。上午9時,在荊門鐘祥市柴湖